需求拉动产能扩张硅料价格暴跌
然而,在07-08年间,光伏产业发展超出预期,供应不足推动硅料价格飙升,这一方面使得中下游厂商争抢原料库存,进一步推高价格,另一方面则引发大量投资,多晶硅项目遍地开花。
2005-2015年全球多晶硅供需平衡情况(单位:万吨)
经过几年爆炸式增长,到2010年,太阳能多晶硅市场需求量达到12.5万吨,而上游产能的迅速扩张使当年供应量超过14万吨,市场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硅料价格盛极而衰,开始暴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缺乏价格弹性,因此这一时期很多斥巨资布局上游的企业纷纷陷入困境,整个行业也逐渐进入寒冬。
2008-2010多晶硅价格走势(价格:美元/吨)
六九硅业大幅减计债务负担沉重
受到外围市场环境巨变的影响,刚刚于2010年8月投产的六九硅业,2011财年即大幅减计22.8亿元,商誉减值2.7亿元。投入巨资,被寄予厚望的上游产能,不但没有带来现金流和利润,反而使投入的资产遭到巨额减值。
由于投资扩产时间早,相关资产价格昂贵,投入偏高,致使后来的利息费用居高不下,企业从此背负上沉重的财务负担。时至今日,全球光伏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几年前一些苦苦挣扎的光伏企业已实现盈利,而英利至今难以扭亏为盈。
英利2010-2014损益表(单位:百万元,人民币。来源:NYSE)
从损益表来看,2011年,营运收益(Operatingincome)从上一年正的27.81亿元陡然变为负的26.95亿元;与之相对,利息费用(Interest Expense)从该年起持续增加,两项导致从2011年起,英利的净利润(Netincome)转为负值。而六九硅业正是在2011财年中大幅减计的。
英利2010-2014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人民币。来源:NYSE)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投资活动现金流(Cash Flow From Investment Activies)在2011财年录得负最大值。而在融资活动现金流(Cash Flow From Financing Activies)中,偿债(Debtrepayment)现金流出居高不下,在2012财年达到峰值,虽然此后有所下降,然而发债(Debtissued)所得的现金流入在最近几个财年中,已逐渐不能覆盖每年偿债的现金流出了。
以上对公开财务数据的简单观察,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英利向美国SEC提交的报告中所称的“高负债风险”。不过,从5年损益表数据中也很容易看出,毛利(Grossprofit)在探底之后逐渐回升,而净利润(Netincome)亏损的额度也在逐年缩小。按此趋势发展,希望英利能够逐步消化高负债,摆脱晶硅价格暴跌所带来的被动局面。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