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访问法国时宣布中国政府已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确定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00GW,光伏装机达到100GW左右,并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此举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我国光伏电站平均装机必须保持近15GW规模,倒逼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必须大力发展清洁的能源。
挑战
一位从事电站投资的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截止2014年末我国光伏装机28GW,到2020年100GW目标还有72GW,需求资金近6000亿。众所周知,光伏电站的投资特点是收益稳定、周期长、资金量大。光伏作为最具潜力的绿色能源,吸引着全球各类知名机构和企业的目光。虽然,目前诸如中电投、中民投、协鑫新能源、联合光伏等央企、上市公司强势进驻。但面对能源革命,未来巨量增长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仅靠企业自身融资能力难以招架。产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电站投资的退出机制,引入基金、社保、寿险等长期持有者进入,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真的闭环完整链条。
然而,长期跟踪国内光伏电站质量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鉴衡认证、TUV南德等机构检测发现,由于我国企业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而采用不达标产品,导致光伏电站的整体质量堪忧,而质量恰恰是影响光伏电站收益的主要因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已建成的光伏电站30%左右质量不合格。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孙韵琳博士认为由于我国光伏增速过快,电站设计与施工存在质量风险,导致光伏电站发电性能下降,长期稳定收益无法保证。
远景能源光伏业务总经理孙捷对记者表示:光伏电站“出生决定一生”,就是说从最初的电站设计、设备选型开始到工程建设使整个电站的系统效率就已确定,后期的运维对提升电站系统运行效率影响有限。企业宣传上往往自卖自夸,让投资者难以考量,例如近年来各类技术路线之争中组串对比集中式逆变器效率比值、单晶硅对比多晶硅效率比值、薄膜对比晶硅产品效率比值、不同厂家设备匹配效率比值。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个没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数据支撑的电站,其系统效率、运行数据、财务评估等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大数据破题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红炜认为:光伏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历史数据积累不足,产业标准建立不完善,是导致出现各类问题的根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加速解决上述问题。
直面产业的痛点,在风电产业拥有超过20GW大数据管理经验的远景能源推出了“阿波罗光伏云平台”,提供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及风控服务。
孙捷表示:“阿波罗光伏云平台是从投资者利益出发,利用大数据实现规划与设计、建设与验收、接入与监控、运维及资产评估、资产管理及交易产业链闭环,帮助投资人识别和降低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投资风险”。而且在光伏产业中远景能源没有进入任何制造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的公信力,避免出现“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