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下的救赎
海润光伏“高送转”余波未平,又因连年亏损而被列入“*ST”行列。
其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840.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759.55万元,亏损额是2013年的近5倍。
对此,海润光伏解释称,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原因是,一方面受资金影响,项目启动较晚,同期开工建设的项目推进力度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受国家能源局2014年下半年出台相关政策的制约,延迟了项目出售进度,极大地减少了当期项目可实现利润。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栋栋则认为,海润前期募集资金到位较晚,造成项目开工进度慢于预期;此外,由于EPC项目按工程进度确认收入,而其所开发的项目规模低于预期,故造成持续亏损。
“海润光伏的产业链衔接或者市场出现了问题,导致企业亏损。”萧函亦称,海润光伏已建成的电站可能没有成功转让,但制造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已经发生。萧函表示,海润光伏因项目启动较晚而导致亏损的原因有可能成立,“光伏项目在国家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后实际启动时间较晚,年底建成完成并网的可能性小”。
尽管深陷连年亏损和“高送转”事件的旋涡,但海润光伏依然没有收缩业务,反而是大举布局,谋变救赎。
今年3月底,海润光伏公告披露,拟在山西、山东、江苏、内蒙古以及新加坡、毛里求斯等地投资设立8家光伏公司。到了4月中旬,海润光伏又接连公告宣布三项对外投资决议:一是拟分别出资100万元在云南建水县、云南蒙自地区、陕西原平市设立3家光伏公司;二是拟分别出资2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在云南设立三家电力和光伏投资公司;三是海润光伏印度有限公司计划与海润光伏新加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0000 印度卢比,在印度新德里合资设立海润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此外,原大股东紫金电子退出,也被业内解读为海润光伏谋求自救,意欲寻找战略投资者来充实扩张布局资金的信号。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润光伏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大举布局全国光伏市场,是基于对未来光伏电站的长期看好。该人士表示,阳光集团(紫金电子母公司)舍弃海润光伏,并非坏事,“海润光伏可以趁机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这样就有充足资金来满足下游光伏电站的投资需求”。
海润光伏在年报中也明确表示,在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的同时,未来将加大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出售力度,开拓包括东欧、日本和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
“高位套现手握超过20亿元现金的杨怀进等股东,会否取之于股民、用之于企业,将是海润光伏新一轮自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某光伏业界人士称,杨怀进一度被誉为光伏教父,相信海润不会轻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