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效应
SPI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收益将来自于分布式、地面电站的EPC业务,还有阳光动力交易平台,以及绿能宝的收益支撑。他透露,公司最早想做一个O2O的闭环,比如有人要盖电站,可以找阳光动力平台,通过绿能宝融资,然后电站盖完,在阳光动力平台交易,后来决定向公众开放,共同解决融资难题。“SPI能收多少电站,有多低的融资成本,必须保证资金链顺畅,因而,还需要来自银行的背书,毕竟依靠个人的资金非常有限”,该人士指出,SPI的目的是打造行业里的电站交易平台,将电站放到绿能宝上融资,但在初期阶段,别人不会把电站拿过来,只能先自己去做。“目前SPI还是缺少银行的‘兜底’保障,银行在光伏业仍然谨慎,虽然SPI已经获得民生、建行和苏州银行三家共计100亿元的授信,但那毕竟是战略框架协议”,该人士透露,公司未来还是要在资金的获得、降低融资成本以及银行的背书上发力。对于投资人来说,也会觉得理财产品由保险公司或者银行作为保障更具安全性。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质疑,SPI推出的融资产品目前年化收益率10%,但现在电站内部收益率不过是12%—14%之间,那么,给投资人这么高的回报能支撑多久,日后下跌,如何在其他理财产品中具备竞争力。据了解,绿能宝给付投资者的所有收益,源于太阳能发电电量产出,合同约定固化收益,因此产生的固定年化收益稳定可靠。
不过,在采访中,彭小峰也表示,10%只是产品推广时期的收益,成规模之后一定会有所下降,但会仍然具备吸引力。在他看来,现在国家对于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以及相关的电力体制改革都非常大,因此绿能宝这样的产品才应运而生。而其法律保障在于,绿能宝推出的系列产品是以融物的形式,在规定的租期内租赁物只能出租给一个承租方使用,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保障投资人权利。
记者了解,目前,航禹太阳能、天合光能、协鑫等各家也都在打造类似的光伏电站交易平台,并且正在引入银行等有力保障措施。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同彭小峰此前的创业,彭小峰在SPI公司旗下一次推出7个业务板块希望“通吃”,并宣称构建了一个电站业务的全产业链,再次显示了其个人的冒险精神和赌性,“能源互联网时代关键在于合作,而忌讳各种钱都想赚,SPI的股东虽多,但几乎全是光伏圈外人士,从业务上来说,SPI能够专注把融资功能的绿能宝做好就不错了”。
在此之前,彭小峰的每次创业都是大手笔,曾希望打造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业,被后起之秀保利协鑫超越,又进军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终使赛维深陷财务泥沼。在这过程中,彭还试图以百亿投资薄膜电池,10亿投资电子商务均无功而返。
外界很少看到彭小峰对于过去经营的总结,他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赛维的经营问题是源于国外“多晶硅双反”导致,是政治事件”。而今,他对于创业仍然有热情有雄心,他认为,过去十年在光伏制造业,把整个产业链都经历过了,也在电商领域试过错,因此,在未来十年将把精力都放在光伏应用的推广上。
他对记者说,“要专注做事,希望接下来能够把光伏应用做好”。
中国光伏在过去十年,经历了激情和充满变化的大时代。企业野蛮生长,行业大佬更迭,产业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全过程。这是个由草根民营挂帅的新产业,他们大显身手生生撕开一片新市场。在资本的拥簇下,新能源首富轮番登场,期间也历经国企的倾轧,欲望的诱惑,也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绝望。
大浪淘沙之后,盛极一时的新能源大佬开始直面来自财务和管理的漏洞并承担战略激进的后果。他们仍然寻找新的机会,并踏着同行者的经验谨慎前进,在新一轮的创新中,期待行业的第二次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