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光伏行情的上涨,显然是看重其发展的巨大空间。”德众咨询分析师魏辉称,光伏行业尤其是电站市场的快速扩张,拉动了下游组件商、硅片企业出货量大增,盈利情况逐渐好转,也带动了投资者的热情。“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开始逐步加入光伏电站的投资中,未来该产业将是多元化的投资平台。”
而从各地政府的动作和态度,也可看出对于光伏产业的期望。2014年4月,包括洛阳、驻马店等多地开始启动光伏下乡活动,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2014年11月,全省首家黄河滩区农民发电项目在濮阳开始并网发电;2014年12月,我省首个政府机关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开封开始运行,而内黄县也建设完成千亩大棚光伏发电项目。
前有政策支持,后有资金鼓励。作为光伏产业大省,不少光伏企业也开始启动相关的市场布局。去年12月,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洛阳市政府签订了《地面农光互补电站建设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郑州新能源以自筹资金或银行贷款等方式,投资约300亿元,用3~5年时间,在洛阳市境内根据项目所用地性质的不同,以相应方式依法取得与投资规模相对应的项目用地使用权,建设3GW地面农光互补电站。
“可以看到,目前的建设规划已要超过十二五规划时的全国35GW的装机容量,这在银行贷款放开、行业效益好转的状态下,将会再次刺激我省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升。”魏辉说。
技术、并网仍是破解重点
虽然光伏产业迸发的生机令人鼓舞,但当年由于产能过剩而造成的恶果,依旧让相关企业和政府心有余悸。
也正因此,在此次的《通知》中,着重强调了各地区在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中,要规范市场开发秩序,对明显缺乏相应资质的企业,不应配置与其能力不相适宜的光伏电站项目,同时,计划新开工的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总规模不得超过下达的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也就是说,下一步光伏企业着重需要提升技术水平。”省内一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的董秘告诉记者,去年7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光伏企业设置了门槛:“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而目前我省多数企业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率大多在18%,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率在16%左右,这对于主要看重组件转换效率和千瓦时成本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对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了门槛提高外,并网的问题也依旧困扰着光伏电站建设发展。郑州高新区一家光伏电站建设企业总经理王先生坦言,这是困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弃电情况,正与并网难有着一定的关系。可喜的是,在此次的《通知》中,加强并网发电能力,明确支持了开展如屋顶协调、居民发电转供等分布式发电项目,同时能源部也表示将在融资等方面为光伏发电建设扫除障碍。
“随着2014年的复苏,2015年光伏建设将再次提速。”王先生认为,今年全年我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即将出台,将直接助推地方政府发展光伏发电的热情,这对于促进农村地区以及滩涂、荒地等地面光伏发电的迅速放量,将为光伏企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