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市规则》,申请豁免的门槛是预期上市规模超过100亿港元。汉能显然不属于豁免之列,其2013年财报中仍有强调符合公众持股比例至少25%的要求。
“一般低于25%时,港交所就会与上市公司沟通,给予一定时间令关联人士持股比例降低,如大股东减持或向公众增发股份。”上述律所合伙人指出。根据《上市规则》,若公众持股比例降至15%以下,港交所即可要求停牌。
在接受记者查询“汉能持股比例是否存在违规?”时,港交所发言人表示不便置评。
一拖再拖的应收账款
在外界眼中,汉能的另一个神秘面来自其业务和财务数据。
根据其2014年中报,汉能目前的业务包括“制造”以及“建造和销售”两大块。前者指制造矽基薄膜发电组件制造用设备及整线生产线;后者是2013年下半年新增的业务,包括建造太阳能电站或屋顶电站,一经连接至电网即销售发电站。
遭到市场质疑最多的是其与控股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尽管汉能在财报中强调其与控股公司之间的交易均按一般商业条款进行。2013年财报显示,其控股公司汉能控股及附属公司是汉能唯一的客户;2014年上半年,汉能的收入同比增长53%至32.05亿港元,其中31.64亿港元,即98.7%来自向汉能附属公司进行销售。
“有机构曾向港交所投诉,质疑汉能的业务显得异常,但得到的回复是‘谢谢你的查询,我们已经记录在案’这类官方回复。”有市场人士表示。另有机构表示,曾询问香港证监会其如何看待针对汉能的负面质疑,是否会启动调查,得到的回复是“不能置评,发现问题时会采取相应行动”。
记者向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查询是否曾接到投诉或是否采取措施,得到的回应均为不便置评。
暂且抛开关联交易是否公允的质疑,翻查财报不难发现,虽然是关联公司交易,但欠款状况并不乐观。2014年中报显示,汉能的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高达62.4亿港元,几乎是同期收入的两倍,而这其中应收关联方款项高达97%,主要两项包括应收合同工程款41.57亿港元及应收关联公司19.14亿港元。
再看账龄,应收关联公司19.14亿港元中,三个月以上的款项约占一半。根据财报披露,汉能给予关联公司的信用期介于0至10日,应收账款中未逾期款项仅占23%,逾期部分,约一半已逾期6个月至1年。
但对于近15亿港元应收账款,汉能并未计提任何减值准备,仅表示,公司董事已审慎查询评估汉能附属公司的信誉及能力,向其提供的付款时间表可行,并予接纳。记者尝试向公司方面询问关于应收账款减值问题,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不难想象,汉能的现金流数据同样尴尬,201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为-2842万港元,不过也应当看到,尽管仍然未能创造出正现金流,与2013年底的-5.93亿港元相比已经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