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汉能也未曾间断过其融资步伐,2015年2月27日,公司宣布以3.64港元/股,向新华联控配售15亿股新股,相当于公司完成后的3.48%股权,较当日收市价4.54港元折让近20%,公司总共可获得54.6亿港元净额用于营运资金。
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汉能相对集中的股权能够令大股东获利。根据港交所资料,汉能实际控制人即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持有汉能约80.75%的股份。邓建初对记者称,如此高的持股量,令市场上可流通的股票并不多,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股价很快就大起大落。
谜一般的股价让汉能成为了极少数人自娱自乐的玩具,“真正参与的人不多。”中国银盛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郭家耀坦言,从股价走势而言,业务发展能否说服投资者认可其估值,仍然存疑。“一直没有买的不会在这个价位买,炒家也不会担心一两天的下跌,但也有很多人相信其价格总会回到反映其真正估值的水平。”
“在圈内汉能一直被称作是‘妖股’,机构根本不敢碰这家公司。”上述投行人士说。翻查彭博记录,过去一年内,几乎没有机构覆盖这家公司,也为汉能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捉摸不透的大股东持股量
汉能的神秘故事始于两年前。2013年见证了汉能(当时简称“汉能太阳能”)股价的首轮上涨,一年内其股价从不足0.5港元攀升58%至0.79港元。2014年10月初,公司股价迎来第二波拉升,到该年年底时已升至每股2.81港元,与一年前相比涨幅已经高达255%。
两轮涨幅和膨胀的市值也吸引了对冲基金的注意,但汉能股票“一票难求”的局面,令对冲基金无从下手。“股份都集中在大股东手中,在市场上根本借不到货。”香港一名对冲基金人士坦言。
公司大股东,即实际控制人李河君及其控股的多家汉能的关联公司。不过,大股东到底握有多少股份?不同的资料却可以带来不同的答案。
港交所权益披露信息显示,2015年1月6日后,李河君通过多个关联公司对汉能的持股比例达到80.75%,对应约336亿股,扣除通过衍生品享有的权益约2.2亿股,实际持有约334亿股。
汉能2月27日发布的公告则显示,李河君持有汉能股份的多个关联公司的持股数量约305亿股,比上述持股数量缩水约29亿股,而差异就落在汉能控股的持股量上。
对于这一差额,香港著名独立股评人、前港交所非执行董事DavidWebb直言,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一差异。在1月6日之后,汉能也再未披露任何股东权益变动信息。
接受记者查询时,汉能通过投资者关系部门回应称,“以80.75%为准。”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80.75%,则引来另一个问题。港交所《上市规则》第8.08条规定,寻求上市的证券必须有一个公开市场,一般即指无论何时,公众持股量须至少达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5%。
“关联人士一般不算作公众人士,常见的包括公司董事、持股超过10%的股东、CEO等。”香港一家外资律所公司业务合伙人解释,在上市前,市值规模非常大的发行人可向港交所申请豁免,公众持股比例可低于25%,但须于招股书及日后财报中注明,过往获批的案例并不多。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