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暂行办法》,全国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也进展顺利。”在12月18日于北京举办的“2014中国碳市场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称,下一步,我国将在7个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动形成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据论坛主办方——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石玉东介绍,今年前10月,全国7大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完成二氧化碳交易137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未来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我国碳交易潜力巨大。
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苏伟在论坛致辞中说,中央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十一五”开始就把能耗下降、单位能源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把碳强度指标纳入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谈及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苏伟说,在此前北京APEC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宣布了各自2020年低碳行动目标。同时,我国还提出了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要达到峰值的控制规划。具体而言,就是“十三五”主要是落实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对外宣布的2020年地区GDP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十四五”到“十五五”则进一步落实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
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被认为是推动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苏伟透露说,在前不久利马举行气候变化大会期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对于推动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
“排碳要付出成本,减碳能获得收益,这是我们对建立碳排放市场的基本认识。”苏伟强调说,去年以来,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从试点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平稳。下一步将以7个试点为核心,以点带面,向周边辐射,尽快推动形成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