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这种贸易保护行为必须进行坚决反对。
企业集体噤声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企业却鲜有明确的态度,多以稍后进行公开回应的借口回绝了采访。
一位新能源行业人士透露,目前,有的企业生产组件过程中,已将中国台湾生产电池换成了其他东南亚国家产的电池。还有的企业在第一次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中被裁定的关税不高,索性选择交纳前次裁定的惩罚性关税,然后将完全在大陆生产的组件发往美国。这已是为数不多的降低损失的办法了。另有观点认为,中国输美组件或将通过涨价消化惩罚性关税带来的损失。中国组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其实还没有国内市场激烈,对于部分企业仍有“赚头”,真正面临不利的是未参加应诉并被裁定最高税率的国内中小光伏制造企业。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输美光伏组件仅占年产量的11%以及出口量的19%。不少企业早就降低了对美出口比例,将市场转移到了日本、英国等新兴市场,此次“双反”对国内企业总体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商务部官员、新能源专家还是相关企业,在此次“双反”风波后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光伏产业是关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孟宪淦指出,欧美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不断进行“围剿”,源于各国都意识到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发电的重要性,中国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以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高占有率,相当于扼住了不少国家的咽喉,因而容易引发各种贸易争端。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发言人钱晶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拥有最大最完整的光伏供需生态链,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光伏将撬动的中国极大的经济规模,并且有助于中国形成未来能源威慑力。虽然“双反”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制造成本和技术制约了组件等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使美国和欧洲这些需求抢眼的市场始终需要寻找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