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阻碍,那就是融资难。由于光伏发电项目前期投入的资金比较大,需要进行融资,但由于各种原因,金融机构对光伏市场,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还存在误区。
1.分布式光伏项目很“差钱”
“我国光伏市场启动以后,业内感觉到一个力不从心的地方,那就是‘差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一语道破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发展的阻碍。
由于光伏电站前期的投入资本比较大,单靠个人或者企业很难承担。今年我国计划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如果按照平均每千瓦8000元的投入,则需要1120亿元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借助融资平台筹措资金,而这对光伏产业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记者从“2014中国光伏领袖峰会”上了解到,我国光伏产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尤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最为严重。
究其原因,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分析认为,目前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银行看不到分布式项目的现金流,认为投资风险大。另外,相对于传统发电项目来说,分布式光伏项目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很多金融机构对它还不是很了解,不敢盲目投入。
前几年,我国光伏制造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加上国外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加以限制,造成很多光伏制造企业陷入经营危机,还不上银行的贷款,而一些金融机构又将光伏发电和光伏制造混为一谈,对光伏发电项目限制发放贷款,并且提高利率,造成光伏发电项目融资难。
对一些只有几千瓦、十几千瓦的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来说,由于项目小,贷款数额小,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小,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给这些项目。
同时,融资方式单一也是光伏应用市场遭遇的融资难题之一。企业和居民在开发建设分布式电站项目时,融得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贷款,一旦银行停止对光伏企业放贷,开发者就会缺少资金,电站建设也很难再进行下去,几乎再没有别的可替换融资渠道。
来自金融系统的一些专家则从机构盈利角度分析,认为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分布式电站项目融资困难。作为一个已在可再生能源融资领域工作10余年的“老投资人”——中清(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代存峰认为,我国的光伏电站项目本质上是一个符合国家政策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寿命期在25年的、全投资内部收益率大约10%的资产,单从金融投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但是,资本是逐利的,金融机构本身对投资收益率就有一定的要求,即使加上国家的补贴,有时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很难达到这些金融机构的利润要求,造成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另外,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回收期往往较长,如此长的资金回报周期,投资回报率又低,在李俊峰看来,其对金融机构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