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润光伏从2011年母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开始,2012年和201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都出现巨额亏损,显然海润光伏的光伏产业三年内造血能力非常的弱,2011-201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4.34亿元、-7.03亿元和-4.58亿元。2011年虽然现金流呈现出流入现象,但是从现金流量表具体类别去分析,2011年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增加为7.18亿元,不过当年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出却达到了25.12亿元,也就是说2011年的投资与经营活动给公司带来的是17.94亿元的现金流出,为了补充现金,当年海润光伏就增加了借款49.21亿元。
海润光伏从2011年开始似乎走进了一种恶性循环,借钱、经营投资、亏钱、再借钱。这样一种运营模式带来很明显的结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升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海润光伏公布的每年年报数据统计出了公司2011-2013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11%、75.28%和80.46%,出现了很明显的上升。负债总额从2011年的75亿元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113亿元。
前景迷茫
如此大手笔的扩张,海润光伏未来会迎来曙光还是陷入泥潭,光伏行业能否走出低迷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分歧比较大。“光伏发电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前期投入特别大,很多企业都是倒在了路上。”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说道,光伏行业前期投入大,但是后期投入会越来越少,光伏产能的设备一般有个20年周期,即设备可以用20年。
中国光伏产业曾经的领军人无锡尚德控制人施正荣因为自己的光伏帝国成为2006年中国首富,并被称为中国的光伏教父。但是由于光伏产能的过度扩张,再加上国外的反倾销政策,内外力的作用下,光伏产业遭遇寒冬,无锡尚德最终也破产重组。
“光伏产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土地成本问题,土地成本是光伏发电最大的成本,1万千瓦的发电量,需要大概350亩土地。”光伏产业业内人士朱先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为了应对土地成本问题,分布式光伏产业开始渐渐成为光伏产业新的方向,分布式光伏主要是把设备建立在屋顶上,这样就节约了土地成本。
“但是分布式光伏也有自己的问题,因为屋顶都是租的,主要生产的电能也是供给房屋的主人,过个三五年,房屋的主人搬走了或者不给租了,上面的设备也搬不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得非常多。”前述光伏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道。
分析人士认为:“分布式光伏掀起了国内又一场光伏产能热,也正是因为这个,才出现光伏行业回暖的现象,海润光伏的主要业务并不是集中在分布式光伏上,而且分布式光伏政策造成的光伏行业回暖只是出现在国内,而海润光伏大举扩张的却是海外项目,有种像走失在光伏产业整体回暖的海市蜃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