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台湾企业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有向美方低头的意向。”张为告诉记者,“为了避开高税率,部分企业有意向美国商务部提出‘限价协议’,以终止整个反倾销调查程序,但美方能否同意就很难说了。”
大陆企业有信心
加上先前公布的反补贴初裁结果,此次“双反”合并税率在29.3%至82.38%之间。面对高额税率,大陆企业依然对美国市场充满信心。
2012年年底,美方对产自我国大陆地区的光伏产品首次“双反”终裁后,许多大陆企业一直把我国台湾地区作为转口贸易的中继站,用采购台湾产电池等方式规避高额税率,台湾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实惠,这正是上文中胥嘉政提及的“转单效应”。
而如今,这条路已经被彻底堵死。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此次初裁发表谈话指出,美方无视事实及法律依据,适用相互矛盾的原产地规则,对中国相同光伏产品进行频繁限制,这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
“这次美国按生产环节对光伏产品原产地进行限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未进行细致说明。比方说,在海外生产的硅片和电池,在国内加工成组件再出口美国,是否会受到限制。”张为表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只是把电池这个环节放在台湾来做的方式是肯定行不通了。”
张为分析道,之前大陆企业为了规避双反,大量使用台湾产电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今后,大陆企业可以使用自家电池把成本降到极限。同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美方提出的原产地规则,在两次“双反”结果中选择生产方式和税率相对更有利的一种情况。但即便如此,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也很难再有竞争力。光伏产品的利润本身已经很低,想消化掉这么高的税率并不现实。
不过,大陆企业依然对美国市场充满信心。加上先前公布的反补贴初裁结果,此次“双反”合并税率在29.3%至82.38%之间。针对29.3%的高额税率,输美大户天合光能方面向记者表示,天合光能对美国业务增长充满信心,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在美国的市场地位,同时将继续积极抗争,维护合法权益。面对47.27%的税率,去年美国营收超过总营业额20%的英利方面也表示不会放弃美国市场,同时可能会提高光伏产品的在美价格。
而值得庆幸的是,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会长孙广斌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光伏产品40%的出口量流向亚洲市场,美国和欧洲各占20%,其余的份额分别流向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大陆光伏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越走越顺,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日趋减弱。”张为表示,“很明显,‘双反’已经成功倒逼了企业的成长。”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