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SASH的千叶工厂位于千叶县市原市的东京湾沿岸。在相当于8个东京巨蛋体育场的巨大厂区内,从铝锭溶解直到窗框等建材制品,进行着一条龙生产。2014年3月,在坐落于工厂角落的两座物流仓库的屋顶上,4208块太阳能电池板开始了发电。此为输出功率为1376kW的百万瓦级光伏电站,发出的电量可供360户普通家庭使用。是市原市内规模最大的屋顶一体型光伏电站。
2011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是该公司促进加速节能、推进可持续业务计划(BCP)的契机。当时,虽然千叶工厂本身的生产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集团旗下宫城县、福岛县的企业及合作企业却不得不停了工。“来自东北工厂最初的支援要求,竟然是‘给我们送些水和大酱来’”,FUJISASH常务执行董事外山敏昭回顾道。
千叶工厂距离有着“重盐碱地区”之称的海岸不到500米。工厂内也随处可见盐碱的影响,离海越近的厂房越容易生锈。于是,电站采用了符合电池板盐雾腐蚀测试国际标准“IEC61701”的最高等级“重度6级”的太阳能电池板。
“无法准确估计出盐碱的影响”
设置在重盐碱地区的电池板一般推荐采用“重度3级”以上的产品。但FUJISASH表示,“光伏发电几乎尚无延续20年的实例,很难估计出盐碱的影响。因此我们判断,选用通过了最严酷测试的产品才是上策”(生产本部长外山)。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物流仓库虽然位于厂区内远离海岸的一侧,但屋顶暴露于海风中。重度6级产品尽管成本高,但因不易因盐碱而发生输出功率下降等故障而优先采用。而且,连接物流仓库波纹屋顶与电池板的金属固定件也不是一般的钢铁制,而是采用了耐腐蚀性强的镀铝不锈钢(日新制钢的“Alstar stainless”)制品。物流仓库紧挨16号国道,因此必须防止金属固定件腐蚀,以免造成电池板脱落而坠落。
此次在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两座物流仓库分别建设于1989年和1999年,在厂区内的建筑中相对较新。不仅满足《新耐震基准》(1981年),而且屋顶具有足够的载重能力,为配备太阳能电池板创造了条件。
FUJISASH在建设百万瓦级光伏电站时,曾向多家设计、采购及施工(EPC)服务公司征集了方案。各方案的内容从极力抑制初期投资到包含提供完善的运营维护(O&M)等,条件五花八门,发电规模也各不相同。总业务费也从约2.5亿日元到约4亿日元不等,范围很宽泛。FUJISASH从中选中了欧姆龙现场工程公司(东京都目黑区)提出的输出功率为1376kW、总业务费约为4亿日元的系统。生产本部长外山就此解释说:“这是追求长期可靠性,力争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使总收益最大化的结果。”
此次,FUJISASH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为美国SunPower制造。选用的决定性因素除了抗盐碱能力强之外,还包括每年的劣化率低以及“25年的产品保证”。实际劣化率高于制造商公布的数字,就可成为保证的对象。如果能够维持理论发电量,在FUJISASH的考虑范围内,这种电池板20年的预期收支就是最好的。
逆变器(PCS)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TMEIC)制造。其优势在于性能良好,而且交货期短,能够尽快开始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