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反”带来的零利润压力下,不少企业表示只能放弃美国市场,而这可能造成企业近五年的收益受损。调研同时显示,目前,“双反”对于光伏上游企业的影响暂未显现。如协鑫光伏主要从事太阳能多晶硅片、单晶硅片的研发与生产,处于太阳能光伏产业中上游。调研中,该企业表示,经过2012年的“光伏洗牌”后,太阳能电池市场一哄而上的局面得到改观,中国光伏企业已有意识地降低直接出口美国市场的比重,因此类似2012年光伏行业销售“断崖式”的下跌估计不会出现。
探索新路径
避“双反”各有突破口
重研发强创新是关键
“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光伏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很重要。”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光伏组件配套材料“涂锡铜带”的苏州宇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设立博士工作站,仅今年1-4月就投入研发费用300万元,先后取得52项国家专利发明,公司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今年则预计可达到2.5亿元左右。
频频出现的市场风云使企业规避双反压力、探索新路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如转型国外终端建设及销售,像常熟阿特斯光伏通过采购其他国家的光伏产品,来完成在国外的终端电站建设从而实现打包销售及售后服务。还有企业采取合资建厂间接出口美国的办法,利用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对美贸易优势,通过合资建厂手段,将产品间接出口到美国。目前像阿特斯光伏已在前期准备中。出口新兴市场国家也成为不少光伏企业拓展市场的共同选择,如苏州瑞兴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主要出口巴基斯坦、老挝和韩国等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预计今年出口额可达2500万元。此外,也有不少企业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上。以中利腾晖为例,企业目前营销重心已逐渐转移至甘肃、青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