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是什么让杜邦放弃太阳能薄膜组件?
光伏产业的腥风血雨,已经让不少国外光伏企业陆续被挑下马来;中国的无锡尚德、超日太阳也因经营不善、管理不当,只剩了一口气。而如今,光伏圈内倒闭的故事又有了更新版:全球500强——美国杜邦公司作为光伏组件的外资生产商之一,也选择了退出。
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4月29日宣布将于年底终止其非晶硅薄膜光伏(太阳能)组件业务。该公司是杜邦公司在2008年成立于香港和深圳的全资子公司。杜邦此举这也意味着,其深圳的一个50兆瓦薄膜电池生产线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要撤出中国。
是一开始就不赚钱?还是非晶硅光伏电池价格下跌不足?
OFweek视点:这家公司还给出了另一个吸引眼球的说法:其生产线可以将成本打到2.5元每瓦,比现有的平均成本4.5元每瓦要低。这么低的成本怎么现在才交到中国企业手里来着呢?中国薄膜电池企业、杜邦公司,早干嘛去了?难道这么好的技术,现在才被发现么?
NO.6 劣质的惩罚:光伏装备业洗牌逻辑
今年,国家能源局更是提出了新增装机14吉瓦的目标,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被有力地推开,加之“双反”风波后国外的出口渠道也已疏通,可以说,中国光伏产业的春天之门被彻底打开。也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从“分分合合”的剧烈变动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诸侯割据发展时期。不过,稳定发展不一定意味着没有变化,一场由内而外的震荡正在形成变局。
这场变局来自于价格,一方面,光伏产品的价格在“双反”前后落差近4倍,企业进入全面亏损或微利时代,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保证成本之上的微薄利润或高利润,开始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进行生产。
由此衍生的后果将是:劣质光伏电站丛生、电站投资失败,继而全面影响光伏装备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声誉,最后光伏装备企业再次洗牌。
OFweek视点:不由得想起那些“双反”了。。。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