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上下游
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国内下游众多组件、电池厂商的压力。相对于上游
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下游电池、组件厂商在过去两三年日子过的更为艰难。“如果对欧美韩三国进口多晶硅征收高税率,中国下游厂商的资金压力都将骤增,因为它们与国外多晶硅企业都签订了巨额长单。”上述参与过与
瓦克谈判的人士说。
接近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人士称,商务部必须权衡上下游企业利益,不能只顾一端,而忽视另一端。
过去两年,进口自欧美韩三国的多晶硅价相对于中国厂商的价格要低的多。
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多晶硅进口量为8548.9吨,平均单价为19.1美元/公斤。
2014年我国多晶硅需求量大约在14-17万吨左右,而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0万吨左右,进口量则预计会在4-7万吨之间。
洛阳中硅一位高层称,它们的价格曾一度低于17美元/公斤,相比之下国内的厂商成本普遍在20美元/以上,高的更是达到30美元。
“国外诸如瓦克、OCI,都是大企业,它们甚至不惜亏损卖给中国下游企业,并且量越来越大,这绝对构成倾销。”该高层说。
在国外厂商的价格战下,国内的多晶硅企业曾一度仅剩6家尚且开工生产,85%以上的企业停产。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为43家。
在此背景下,上游厂商一直希望能够通过“
双反”调查来扼制国外厂商的倾销行为。
事实上,今年1月底,中国商务部已经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多晶硅的终裁决定,来自美、韩的多晶硅产品将被征收2.4%-57%的反倾销税和0%-2.1%的反补贴税。
对于此次对欧、美、韩三国多晶硅产品进行的“双反”终裁结果,国内上游厂商普遍感到失望。
洛阳中硅上述高层人士称,终裁结果的征税力度不大,在该税率下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多晶硅依旧有优势。
但对下游厂商而言,终裁结果“可以接受”。
“跟中国电池、组件出口到美国可以转道台湾避税一样,国外硅料厂商也在通过这种方式避税。”接近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人士透露。
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数据显示,11月份从台湾进口多晶硅量增至792吨高位,占总进口量的10%。
而根据瓦克与中国达成的价格协议,业内预计该公司达成的价格在24美元/公斤,这与国内厂商的价格相差无几。
“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还是会选择进口的硅料。相比之下,进口硅料的品质更好些。”英利一位高层人士说。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