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志成冠军,虽然中标了分布式发电大项目,但是欧阳秋桂直言光伏应用市场“非常复杂,水很深”,至少审批过程很复杂,“这里卡一下,那里卡一下”。因此,志成冠军已经放弃了前年中标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继续做回UPS等光伏配套产品。
因此,易事特电源等相关业内人士都提出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化解审批程序繁琐、商业模式、并网难题这些分布式发电发展障碍。呼声最高的,自然是细化补贴相关政策,尽快理顺实施细节,使产业扶持政策能够尽快起到实效。
避免内销引发新一轮产能过剩
去年东莞光伏业界有两个大事件,号称建设130亿元太阳能基地的宏威,因涉嫌虚假注资而停牌;再是黄江百亿级光伏项目舜盈,被取消重大项目资格并搁浅。在“金太阳工程”补贴时代之后,东莞光伏进入一个漫长的“政策等待期”。
这个漫长的时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珠三角众多城市的对比中,东莞对光伏应用的认识落后,不够重视,或者不够积极。其实,与制衣、玩具、纺织等传统产业一样,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光伏产业来说,同样面临扩大内需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救市”政策,增大装机量,最终目的毕竟是消化产能过剩。东莞的调研报告估计,2017年全市可建成光伏总装机量超过3GW,经前车之鉴和一番摸索后,落地政策必然慎之又慎,如果所有产能全部转内盲目上马,对于目前东莞光伏产业来说,将会造成又一次过剩。
朱薇桦曾经分析,分布式发电是光伏产业后“金太阳时代”一个补贴的方向,目前东莞光伏电站项目中98%的装机都获得国家项目资金补贴。但这多是试验性质的展示,东莞想要通过内需消化更多光伏产能,必须投入到市场行为中。
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场对分布式发电的自主造血能力还存在怀疑。任何的行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借助市场化力量,光伏行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基于市场化力量都在蓬勃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的年度装机规划不断被宣传,看似国内光伏行业即将爆发,但政策提振的因素居多,市场化影子还是非常欠缺。
从市场角度看,光伏发电不应该把大面积应用提上日程。东莞的光伏产业同样要按捺得住。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政策等待期反而看起来是比较稳当的,以防再出现宏威这样匆忙上马、大手笔投入和补贴后才发现问题的项目。
据悉,东莞地区光伏应用领域的政策落实权责已由东莞市经信部门转移至市发改部门,东莞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也参与了调研,政策的落地正在论证和审批,企业且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