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统领,各部委、国家电网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相继出台了支持光伏发电发展的政策。由此带动,201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超过以前历年总和,达到1100多万千瓦。
但与此同时,西部地面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开发,除面临输送瓶颈外,还在能源输送损耗上面临不小的压力。
因此,在管理层确定的2014年年度新增建设规模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占800万千瓦,超过了独立光伏电站的605万千瓦。人们意识到,光伏电站的分布由西部的地面电站向中东部的分布式屋顶转移,是势在必行的战略选择。
不过,按照一般经验,对于分布式发电项目企业要承担至少20%的启动资金,近80%的资金需要市场融资支持,而多数银行目前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仍保持观望态度。事实上,除金融支持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3月13日,记者就如何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总裁陈康平。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制约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
陈康平:目前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由原来的“金太阳”装机补贴转为分布式的发电量补贴,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讲,必须寻求市场资金的支持,然而,多数银行对于目前的政策和现状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其自身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分布式光伏发电是面向形形色色的业主,难保会面临项目产权、收益纠纷及企业破产等因素造成的电费收缴难问题。
而所谓高效屋顶资源,即实际屋顶发电占比业主总用电量的比值较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只有建在电价较高、工业较集中的地方才有意义;当前,特别是在分布式补贴较好的江浙地区,高效屋顶资源非常紧俏。
记者:缺乏稳定的预期收益是否是银行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贷款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康平:是的。首先,虽然很多地方的理论预期年收益在10%到15%之间,但是企业的自发自用电量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是紧密结合的。换句话说,企业经营不好的时候,多余电量只能按照0.4元左右的价格并网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