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选择市场混乱的时刻上市,不如等待得久一点,再伺机而动。
花了8年多时间,中盛光电集团(下称“ET”)将自己的组件产能默默做到了1000兆瓦、把电站并网项目也提升至300兆瓦。如今,这家企业已将电站业务单独地拆分出来,成立了“中盛新能源”并计划于明年一季度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而今年5月,其或完成上市之前的最后一轮3000万美元募资计划。
最后一轮募资3000万美元
ET 成立于2005年,业务涵盖组件制造、电站解决方案业务等两大领域,员工3000人。2012年,其全球组件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近50%,电站解决方案业务量也同比增长超过100%,其营销总部设在南京,制造基地位于泰州。2013年,该公司的光伏组件年产能已有1000兆瓦之多。
去年,ET的收入约为5亿美元左右,利润300万美元。2014年,其目标是实现3500万美元的利润。一季度末,该公司预计有700万美元的净利润,因而今年的净利润目标有望按期完成。
与其他公司的业务结构不同,赴美上市的资产,将是中盛光电的电站项目(即“中盛新能源”),“我们已把所有的组件业务全部拆了出去,这样中盛新能源的核心资产就变得很轻了。”ET公司的CEO佘海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ET最初的启动资金为青云创投等多家私募的5000万美元,几轮募资后,今年5月中盛新能源还将募到3000万美元,预计在5、6月份结束,接下来会马上启动上市,“预计我们在美国的上市时间是明年一季度。”
ET的雏形曾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泰州组件厂。佘海峰加盟时该厂有100多人,每年销售额3000万元,随后逐步壮大。“我们的第一轮转型是在2008年,当时招募了一个德国团队做电站EPC业务,通过这样的转型来带动我们的组件制造。”
ET创始人王兴华就曾说,“别人认为制造业是火车头,但我们的火车头则是流通。”
考虑到电站EPC的利润要高于组件,而且其面对的竞争环境也要比激烈的组件市场宽松许多,因而ET迅速在德美两地成立了自己的工程公司,进军电站EPC领域。
2008年~2012年,其对全球的电站市场看得更清晰了,加之2013年光伏市场恢复了元气,因而将电站业务团队拆分出来再拿到美国上市,则是ET的第二次转型。
以前的ET,有电池、组件制造、销售及EPC等多个部门,而现在拆分出来之后的“中盛新能源”,总人数不到300,为原有公司的十分之一,其中海外有11家分子公司(100人),轻资产企业浮出水面。
佘海峰说,中盛光电下属的泰州组件厂与中盛新能源之间也是合作关系,“彼此虽是同一个股东,但管理团队不太一样。考虑到两家公司的业绩、效率等等,中盛新能源今后会把组件厂看作是第三方的独立供应商。所有的定价、商业条款跟其他的组件供应商是一样的,这样可以保障各自的股东利益。”
当然,还是有部分的组件销售团队仍属于中盛新能源,不过佘海峰预计,5年内这部分的组件分销业务将被彻底去掉,转而给客户提供一整套的电站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