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PK“双反”
从2011年10月起打响的一场针对我国光伏制造领域的“双反”贸易战,在2013年持续升级,给光伏行业带来“重创”。
面对这一惩罚性关税,中国并没有放弃努力。经过包括高层在内的反复磋商后,2013年7月27日,中国与欧盟就“双反”问题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不少欧洲官员和媒体对中欧“友好”解决光伏贸易争端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避免贸易争端升级,有利于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
而这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最终落下帷幕是在2013年12月5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作出反倾销终裁,除价格承诺企业外,对中国光伏组件与电池征收47.7%~64.9%不等的“双反”税。双反措施和价格承诺自2013年12月6日起正式生效,期限2年。
业界认为,制裁无疑使欧洲市场对中国关上了大门,尤其是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小企业影响较大。国内不少中小型光伏企业将“告别”欧盟市场,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退出,甚至会导致不小的“倒闭潮”。而由此引发的配额之争亦引发诸多关注和争议。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公告,从2013年8月6日起,94家中国光伏企业按价格承诺协议可享受对欧盟出口硅片、电池、组件免征反倾销税,条件是中国输欧光伏组件价格不得低于0.56欧元/W,每年总量不得超过7GW。
一时间,7GW的配额总量如何分配便成为国内各企业争夺的焦点。
从“6:3:1”分配方案到“6.5:2.5:1”的方案,争论之声从未止息。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一方案至今一直没有最终确定,而2013年12月5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公告中,价格承诺企业增至121家,又为原来的配额方案增加了很多变数。
然而在2013年,配额的计算从8月才开始进行,很多企业为了应对“双反”,此前已在欧洲放了很多存货,这部分货物都不受到“双反”影响,所以一些企业2013年的配额都没有用。而从2014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的存货用完,真正的配额争夺战才会打响。
在配额制下,企业间的配额之争会非常激烈。“对光伏行业而言,无外乎外战转到内战,得配额者得天下。毕竟中国的产能高达配额的5倍,今后配额争夺战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优太新能源副总经理刘鹏曾表示。
2014年年初,如何应对这一场内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已成为国内众多光伏企业首先思考的问题。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