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6月份开始,光伏产品的最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开始回暖。半年多来,国内多晶硅的价格上涨了近三成。但是,很多企业却没能坚持到春天来临。
八成企业复产无望
即便价格已经涨了三成,近40家企业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在盈亏线上下徘徊,其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上已经出局了。
2013年是我国光伏产业否极泰来的一年,在经历了2011年和2012年的持续亏损之后,终于在2013年迎来逆袭,主要光伏企业实现扭亏,经营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一方面因为光伏电站的“抢装潮”带动了对多晶硅的强劲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商务部对原产自美国、韩国、欧盟多晶硅的“双反”裁定,国内多晶硅价格从去年年中的12万元/吨开始缓慢攀升至年底的13.5万元/吨。2014年伊始,涨幅日趋明显,日前已达到16万元/吨的近期高位。
但是,与此同时,却并没有听到更多国内多晶硅企业复产的消息。“去年第三季度,部分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受到‘双反’的鼓舞而纷纷复产。宜昌南玻多晶硅厂在经历11个月的停车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后,于2013年8月4日正式开车;洛阳中硅于8月18日实现全面复产;陕西天宏也于9月复产开车。”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随着近期多晶硅价格的一路走高,却再鲜有更多企业复产的消息传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为43家,仅剩6家企业开工生产,86%企业已经停产,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30%。据记者多方了解,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5家多晶硅企业正在生产。
价格已经涨了三成,为什么剩下的近40家企业依然无动于衷?“因为在目前的价格条件下,近40家企业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在盈亏线上下徘徊。”张为进一步分析道,“随着龙头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长期看来,多晶硅价格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而尚未复产的企业也没有多余资金投入技改,成本继续高企不下。”
张为强调,2014年多晶硅价格很有可能再跌回20美元/公斤以下,剩下的近40家企业中的绝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出局了。
既然复产无望,那么苦苦支撑还不如尽早放手。近日,天威保变公告称,截至2013年11月30日,天威硅业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08675.73万元,净资产为-69630.25万元,已经资不抵债,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对此,中投顾问能源研究员任浩宁表示,天威保变很早就确定了将天威硅业剥离的方案,天威硅业在技术方面与多晶硅龙头企业差距较大,有些主要指标甚至达不到行业平均值。相关调研显示,天威硅业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与多晶硅龙头企业相比高出30%~40%;而另一重要指标单位成本则比排行前五的同类企业高出20%。至于天威硅业破产后,谁来接盘、未来能否兼并重组等问题,任浩宁表示,还需等破产清算后,再看有没有改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