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空中俯瞰“稚内百万瓦级光伏电站”
(出处:稚内市)
这座发电站作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实证实验设施,始建于2006年。总项目费约为50亿日元。其目的是研究在积雪和寒冷等严峻的气候条件下如何运营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图2),以及利用大型蓄电池的系统稳定化技术。2011年3月,为期5年的实证实验结束后,发电站无偿转让给了稚内市。现在,作为力争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环保城市稚内”的代表性可再生能源设施,这座发电站与市内总功率约为76兆瓦的74座风力发电设备一同成为了参观线路的亮点。
图2:积雪时的“稚内百万瓦级光伏电站”
(出处:稚内市)
太阳能电池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电损耗会增大。硅结晶型与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相比虽然转换效率高,但缺点是高温时的损耗大。而在寒冷地区,结晶硅型的这一缺点不容易显现,为此类电池在稚内实证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性能比创造了条件。根据评价的结果,从二期开始,安装的电池主要是结晶硅型,特别是性价比高的多晶硅型。因此,在总量为5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中,多晶硅型约占9成。
采用30度倾角也不会积雪
解决积雪问题的对策重点是在架台上安装电池板时的“倾角”,和电池板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地面高度”。倾角需要采用让雪能够滑落的角度,地面高度则要保证电池板不被大雪掩埋。虽说角度越大,雪越容易滑落,但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之变小,导致发电量减少。地面高度越高越不容易被雪掩埋,但会导致安装成本增加。而且,电池板的倾角和地面高度的越大,清晨和傍晚时的影子就越长,容易遮掩其他的电池板。而如果扩大间隔,安装数量又会随之减少。在实证中,不同时期安装的电池板采用了不同的倾角和地面高度,为相互矛盾的发电量与积雪对策寻找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