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的家在海淀区的一个村子里,房子建在宅基地上,因此屋顶可以自用。他向记者介绍:早在盖房子的时候,他就有见太阳能发电站的想法,所以把房顶都做成了平顶,这样设计便于设备的安装,但是碍于当时没有相应的政策,所以一直不能实施。终于在去年10月,国家发布政策允许个人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于是李先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申请。
在选择设备时,李先生犯了难,“尤其是逆变器,现在厂家这么多,到底选哪个呢?”李先生对记者说,“好在后来我老婆帮了我一个大忙。”记者得知,李先生的太太是在国家专利局工作,她对李先生说:“谁家的科技含量高,肯定技术就好,咱就选他们的。”这句话一下点亮了李先生,于是他们在专利局查阅了逆变器的申请的专利条目,一眼就找到了昱能公司的微型逆变器,在专利局的系统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昱能公司微逆拥有38项专利,而且经过后期的了解得知,微型逆变器尤其适用于家庭客户,它具有无直流高压、寿命长、监控精细准确等特点,而且发电量还要比串行逆变器高出15%以上,于是李先生最后选择了微型逆变器。
在进行设备选型的同时,去年11月5号,李先生向北京市电力公司海淀区供电公司提交了并网申请表,他选择了全部上网的并网方式,所以系统设计成了380v,“我申请的是30kw,一期先做10kw看看效果,如果满意二期就直接上马了。”李先生坚定地对记者表示,“这是北京第一例三相的个人分布式光伏系统,具有示范意义。”
微逆的监控也是李先生看重的一面。记者从昱能公司的监控系统看到,不但可以看到历史的发电量,还可以看到每一个组件的运行情况,“这个好处就是可以直观的找到有问题的组件,从而通过软件分析出是组件故障还是逆变器的问题,从而大大节约后期的成本。”
相关技术已很成熟
个人建电站如何建设和申报,发电和卖电的过程复杂吗?李先生说: “其实,个人家庭电站的原理很简单,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只需要申报的企业或者居民,安装和购置利用太阳能的光伏发电设备,即可进行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