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布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条件》)的名单,共有134家企业入围,其中包括我省的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天威新能源(成都)光伏组件有限公司3家。如今,在公布《条件》和巨头们扩产、低价竞争之后,2014年对于中小型多晶硅企业而言将更为艰难。
《条件》严格要求产量
《条件》要求,当年产量要达到产能的50%,按照规范,在生产规模上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需大于3000吨/年,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产能要求的50%。事实上,随着对欧美韩三地“双反”的推进,部分国内多晶硅企业纷纷复产。根据硅业分会提供的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宣布复产的企业一共有10家。“今年下半年的行情较好,但是明年的行情或许不太乐观。”平安证券[微博]能源金融部执行总经理王海生分析,工信部要求当年产量要达到产能的50%,从这个数字上看,国内多晶硅10大巨头今年大部分勉强达到,剩余企业难以完成。
3家川企将获政策优惠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德志表示,名单的出炉,意味着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得到认可,入围企业在获得产业政策和金融、税收优惠等政策时也更方便快捷。四川省作为全国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目前已拥有重点光伏企业14家,其中,多晶硅企业7家,四川省光伏产业产能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全行业产能达产即可实现年产值近1000亿元。四川省的光伏制造业整合已经从多晶硅企业破题。11月初,川投能源(11.87, -0.12, -1.00%)发布公告称,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具体重组方案待通威集团对新光硅业进行审计、评估等尽职调查后再另行商定。成都恒海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表示,如果三大巨头的成本在2014年能降到15美元/公斤左右,那么90%的国内多晶硅企业将没有竞争力,“事实上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观望,也没有钱投入技改,成本高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