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晶硅价格阶段性温和上涨后小幅回落
2013年9-10月份我国多晶硅价格呈先扬后抑的态势,9月初我国多晶硅现货报价为11.8-14万元/吨,均价维持在12.8万元/吨左右,在反倾销初裁出台的利好因素刺激下,多晶硅价格阶段性温和上涨至10月中旬的13.5万元/吨,增幅为5.5%,但从10月中旬开始,一些厂商调低报价,多晶硅价格小幅回落,10月底多晶硅现货报价降至13.4万元/吨。
支撑多晶硅价格在9-10月中旬呈阶段性温和上涨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一方面希望通过自身提价将国内多晶硅市场价格逐渐拉近成本线以减少亏损,另一方面又受限于国外倾销,国内再提价更不利于自身竞争力,加之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考虑,一边试探性温和提价,一边静观市场动态因此价格呈现“涨涨停停”的趋势。但由于下游采购商不愿接受多晶硅价格调涨,所以最终达成的交易量并不多。虽然硅料整体需求有所提升,但就目前各企业生产运营情况来看,并没有利润空间,甚至是无一例外的亏损,因此企业并不敢轻举妄动,均持观望态度,盈利还要寄望于后续价格的继续上扬。
导致10月中旬以后多晶硅价格再度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下游采购商不愿接受多晶硅价格调涨,因此多晶硅厂商不得不调低报价已促成交,但最终达成的交易量依旧不理想。另一方面,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515吨,环比大幅增加41%,为2013年以来进口量次高点,且为反倾销初裁之后进口量最高值,而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量为5964吨,环比突增43%,在总进口量中占比高达79.4%,其中自美国进口多晶硅中,按加工贸易方式占比高达99.2%,即几乎全部按加工贸易进口。可见,就目前反倾销初裁力度来看,国外倾销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国外的规避“双反”措施再次对国内多晶硅市场造成冲击,从而导致10月中旬多晶硅价格有所回落。
二、多晶硅产业集中度提高竞争日趋激烈
受国外倾销压制,2013年上半年国内仅剩6家多晶硅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即有86%企业已经停产。
二、三季度受“双反”利好因素鼓舞而陆续复工的多晶硅企业在10月也开始逐步稳定生产,到十月底正常开工运行的企业大约有12家左右,硅业分会统计,2013年9-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6万吨,月均产量为8千吨左右,其中江苏中能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2%,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达90%,其他在产企业也均为未来具有竞争力的一二线多晶硅生产企业,而大多停产的硅料企业一般均已停产一年以上,存在库存积压,成本偏高等复产障碍,因此部分停产时间过长、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若想复工也只能依赖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否则将逐渐被市场淘汰,产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未来多晶硅市场将集中在少数成本较低的企业中。
国内多晶硅项目多,但规模和成本差距都很大,各产业链环节竞争都很激烈,企业的生存状况基本取决于成本的控制能力,龙头企业纷纷通过技术改造和地域优势来降低成本,逐步释放规模效益,以较低的产品价格来抢占市场,同时保证一定的收益。因此部分能源资源丰富、电力成本低的地区如新疆、内蒙等,将逐渐成为多晶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