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讯 昨晚,向日葵又减持了,这已经是公司本月的第五封减持公告。
九月减持第一股
9月份,向日葵大宗交易平台上共有6笔减持记录,分别在9月5日、9月10日、9月13日、9月17日、9月23日,合计金额10.54亿元,相当于总资产的1/3,也让向日葵成为9月份A股里的减持王。根据公开资料,向日葵大股东吴建龙和他控股的香港优创合计减持5笔,共计9.4亿元。
大股东折价减持
向日葵8月27日限售股解禁,7个交易日后,9月5日香港优创便开始减持,大宗交易平台上抛售5599万股,占总股本5%。而细数这6笔大宗减持,全部为折价交易,折价幅度在7%以上,9月23日的减持折价高达14.47%。
大股东减持心态之急迫,可见一斑。
减持原因何在?
减持总归不是个喜闻乐见的事,它通常意味着股东或者高管对公司不看好。向日葵是晶硅体电池的生产商,属于光伏行业,上半年净利润2937万元,同比扭亏,三季报也预计净利将扭亏为盈。
业绩正在好转,却遭遇大股东减持,难免让人猜测是否扭亏的业绩背后暗藏风险。
“跟公司看好不看好,这个没有任何的联系,”董秘杨旺翔认为这个猜测很没道理,“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国内国外都是有减持。”
杨旺翔表示,减持是大股东的个人行为,与公司并无关系。而且早在8月27号解禁当天,就曾公告过大股东减持计划。
减持为补公司资金短缺?
在这份减持计划公告中,减持原因表述为个人投资理财和公司发展资金需要。减了近10个亿只为个人理财,这显然不现实。那么是否是向日葵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公司缺钱我觉得也正常,”杨旺翔坦诚确实资金紧缺,“你企业要发展,创业板再融资渠道又没开通,缺钱也很正常的事情。”
上半年,向日葵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491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814万元,已有了很大改善。但相较同行的中环股份、阳光电源上亿的现金流,仍然相差较大。
研究员:明年海外电站形式不好说
向日葵的业务分为电池组件和电站出售,有七成以上的业务来自海外,今年扭亏的业绩很大程度得益于海外电站的销售。但是在研究员看来,这个业务的持续性较为堪忧。
“它有很多利润来自于海外电站的出售,它开发的市场不是很多,不是那么容易能卖掉,电池组件持续卖的好是可以持续的,但电站就说不准了,今年可能有这块收入,明年可能就没了。”
二级市场来看,9月份向日葵也走上了下降通道,截止目前,9月累计跌幅25%。研究员认为向日葵的大跌是前期解禁需求推升了股价,“现在看泡沫还有”。
根据大股东的减持计划,半年内将减持不超过4.4亿股(转增股本后),目前看这一减持数额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