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过剩
“大上特上”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假如这些工厂全部满负荷运转,那么中国每年能够生产49GW的太阳能电池板,是2008年的10倍之多,比去年全球装机还要多出61%。1GW相当于1座新核电站的装机量。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产业分析师詹妮˙蔡斯透露,中国政府对太阳能行业的投入加大始于2004年,当时为了满足德国太阳能项目的需求,中国国内供应商开始大肆上马项目,扩大产能。
由于欧洲和美国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激励补贴,太阳能销售出现激增。太阳能电池片价格下降使得项目开发更加有利可图。去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创纪录的30.5GW,是2007年的10倍以上。
破产
包括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在内的数百家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建造了规模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工厂,进一步压缩成本,此举也创伤了日本夏普、德国Q-Cells和美国的Solyndra。后两者伴随其他30家企业走向破产。
根据BNEF公布的数据,经过数年的过度建设,截至最近的财务申报季,中国前10大太阳能制造商共负债288亿美元,这些钱大部分属于中国政府支持的机构。行业整合已经触及每一家制造商。
由于供过于求,产品价格暴跌。今天,太阳能电池片的成本约为41美分/瓦,2010年时还是1.46美元,在德国提供刺激补贴的2004年更是高达3美元。
蔡斯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在推动整合,最后只剩下10到20家大型国际企业。他们意识到通过制造贷款支持这些企业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LDK收缩
2011年鼎盛时期,新余赛维LDK拥有员工3万多人,生产硅片和太阳能电池板。目前,该公司约有员工1万人,负债28亿美元,第二季度现金仅有8500万美元,降至2009年最低点。与此同时,赛维LDK的股票价格也较2007年9月的最高值低了98%。
2007年,赛维LDK股价曾飙升至每股76.75美元,如今仅为1.58美元。今年4月15日,该公司未能全部偿还238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