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3-08-13 08:43:55 作者:Sunny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民企败在资金链
经历了种种危机,中国光伏业终于曙光初露。但曾经的江湖大佬们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光伏主力军的座位已经发生转移。
“现在民营光伏企业不是不想参与建电站,大家都看到了机会,但大家都没有钱,银行目前一点没有放松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所以只能看着
央企大举扩张。”一家民营光伏企业的高管人士无奈地说。
上述企业人士称,
光伏电站投资长、业绩稳定,但需要的资金量超大,“电站资产需要长期持有,对资金链的压力很大,目前民企的资金链普遍紧张,所以有心无力。”
而与之相对应的,央企面对的却是另一番光景。
对于资金问题,目前主攻集中式电站的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在近日的一个行业论坛上坦承,“现在电站融资非常难,我们作为央企,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徐杰称,现在所有的光伏电站项目,都需要一年期的连带责任担保,这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够做到的。“我们央企能一下拿到100亿的授信,但民营企业就很难了。”
此外,过去对民营光伏企业大抛橄榄枝的地方政府也迅速转变态度。
“以前我们去与地方政府谈合作,他们热情得很,现在却纷纷都变了一副脸。”上述光伏企业高管感叹,“地方政府现在都把引资目光盯在央企身上。”
也许不应该责怪地方政府的现实,毕竟民营光伏企业捅出的一堆财务问题还是一团乱麻。而与之相对应的央企,不仅财务状况良好,而且还可以带来其他附加的投资。
其实,早在去年光伏危机全面爆发之际,各界就对大量民营光伏企业未来的出路方向充满争议。
以目前形势来看,由地方政府注资的路径已经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减少政府干预,以企业自身为主导实施行业整合。然而,在银行信贷的压力之下,有能力主导兼并重组的民营光伏企业屈指可数。
对于大量光伏民企未来的结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直白的表示,“光伏是一个技术依赖性很强的行业,技术和工艺更新换代快,因此光伏行业的整合前景并不看好,落后产能最好的结局就是自己破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力派央企大量入局,一批民企被挤出来促成行业“换血”似乎已经在所难免。
不过,并不是所有民企都自愿放弃光伏电站这块阵地。
7月初,英利就与河南驻马店政府签订200兆瓦光伏电站协议,与云南省的协议中更是计划未来3年在云南布局3吉瓦的光伏项目。
“国家政策导向是建光伏电站和分布式
光伏发电,现在央企带头进入,这说明电站投资是有利可图的。”英利总裁办副主任梁田称。
为适应国内光伏产业的新变化,英利已经制定了“334”战略,即未来英利光伏产品的市场分布将是30%地面、30%屋顶、40%分布式。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