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双方多轮磋商,中欧光伏贸易战终于在七月底达成和解。然而这一结果对欧洲光伏市场来说,却并不一定是个好消息。提高产品最低限价限制了欧洲光伏企业进口中国光伏产品,甚至威胁到欧洲太阳能项目安装。
最终方案仍需讨论通过
根据双方达成的最终价格承诺方案,光伏产品最低限价设定为每瓦0.56欧元(0.74美元),并限量为每年出口7吉瓦,持续至2015年底。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指出,这一价格方案会影响欧洲太阳能市场的发展,减少项目安装量。英国光伏贸易协议会也认为,这一协议对欧洲光伏市场影响更大。“过去开发商可以购买到廉价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如今已不再可能。”
近两年中欧光伏贸易摩擦不断,进入2013年冲突更是进一步加剧。欧盟委员会于6月4日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110亿欧元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后宣布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反倾销税率将会升至47.6%。在最终期限临近之时达成协议,双方应该都松了口气。
虽然避免了更大的贸易冲突,但这个看似双方“各退一步”的价格方案究竟对谁更有利?现在看来,率先发难的一方似乎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HIS太阳能市场分析师Stefan de Haan表示:“这一方案显然将给欧洲未来的太阳能项目安装带来影响。过去开发商以0.45欧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中国光伏产品用于项目安装,现在的最低价对他们来说显然有些过高,高于0.5欧元开发商就将难以承受。”
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表示,这一方案还需经过欧盟成员国的讨论,并且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批准。
中欧双方谁将获利
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最终价格承诺方案意味着提价10%。中国企业占据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市场近8成份额,欧盟希望通过提价削减中国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保护当地企业。每年7吉瓦的出口限额也是出于此目的。
产品极具价格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占领欧洲市场,令当地光伏制造商陷入了生存危机。包括Q-Cells、Conergy AG在内的数家欧洲光伏企业已经宣布倒闭。Stifel Nicolaus公司分析师Jeff Osborne认为,从达成的最终方案来说,发起中欧光伏贸易战的欧洲是失败者,中国才是最后赢家。“在欧洲,光伏安装创造了大量就业,而支持这些就业的自然是廉价的光伏产品。而参与谈判的中国光伏企业则对这一价格承诺‘基本满意’,因为他们避免了被征收高额关税的命运。”
股市也反映出这一事实。最终价格方案出炉后,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的股价得到提振。7月30日英利集团股价收盘时上涨1%,上涨最大幅度达8.2%;晶科太阳能则上涨7.4%。反观欧洲光伏企业股价则大跌,欧洲最大光伏制造商Solarworld AG股价自前一日大涨5.5%之后急转直下,收盘时已下跌2.3%。
Stefan de Haan认为,这一方案确实对中国更有利。中国企业正好借此机会离开利润越来越低的大型太阳能项目,转而进入利润更高的屋顶太阳能市场。这将给长期从事该领域的本土企业,如Solarworld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