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公认的事实,宣传部副经理王志新则表示,英利集团目前正在逐步摆脱这个束缚他们发展的“尴尬局面”。“除了云南省曲靖和红河的3吉瓦的项目外,我们集团还与广西百色签订了5吉瓦的光伏电站项目,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市场方向在逐步向国内转变。”
对市场的调节,苗连生这样描述:“对于英利来说,我们制定了“334”的战略,即未来英利光伏产品的市场分布将是30%地面,30%屋顶,40%分散式、独立式。分散式独立系统,实为一家一户,是未来的方向。这个战略是英利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扭转“三头在外”,关键得看核心技术
在英利的光伏展馆内,嵌有15000片“熊猫”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的玻璃幕墙格外醒目。“它不但可以遮阳、隔音,而且还能发电。”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说,这个玻璃幕墙每天可发电90—120度,能够满足这个2000平方米的展馆日常照明和办公用电,也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使用一个月。
如此高效的熊猫电池正是英利人引以为豪的核心所在。“熊猫”技术现在已经是第4代了,光转换率也已经达到了19.5%。能够达到这个转换率的,全世界只有3家,而我们的生产成本比另外两家美国和日本的低30%。”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
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数值,是因为它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
王志新告诉记者:“只要量产平均光电转换效率提高1个多百分点,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能下降30%。而且,我们生产的‘熊猫’和‘藏羚羊’产品全部掌握着核心技术。”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