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日报报道,7月5日,肥东长临河镇罗家疃村民罗晓芬家的屋顶,十二块太阳能电池板正张开双臂向太阳汲取能量。像罗晓芬这样,在家里建立“光伏电站”的农户还有4家,他们成为合肥市首批尝鲜农村“光伏电站”的家庭。
由环巢湖大道进入长临河镇罗家疃村,光洁平整的太阳能电池板架在屋顶上,给新农村建设又添一道风景。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与软件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家庭光伏发电先选择5户农家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将进行大面积推广,合肥打造“光伏应用第一城”迈开农村应用坚实第一步。
农户的屋顶是农村光伏应用“处女地”。担任此次试点建设的阳光电源的工作人员焦文广告诉记者,农村的平面水泥屋顶、人字形屋顶都可以安放太阳能电池板。今年,合肥计划在五县(市)试点建设100个光伏下乡扶贫项目。此外,肥西县官亭镇新民村也在结合农村土地整治推进整村光伏示范应用,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渠道。
光伏下乡,效益如何?焦文广算了一笔账:像罗晓芬家里安装的2800瓦太阳能电池板加上各种设备,花费约为3万元。今后,这个“光伏电站”将给这个家庭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7月1日下午并网发电以来,截止到7月5日上午,罗晓芬家共发电42度。”焦文广指着光伏计量表告诉记者,光伏电站发出的电供农户家庭使用,剩余的电并入电网卖给供电公司,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收“电费”。像罗晓芬这样规模的家庭电站,一年可发电2800度,根据国家上网电价,一度电可卖0.436元。加上合肥给予光伏发电每度补贴0.25元(时限为15年),这样一度电可收益近0.7元。
“我们家以前不用电饭锅、电磁炉,现在有了这个电站,电饭锅、电磁炉我都敢大胆用了。”罗晓芬的生活在发生改变。而在光伏产业备受考验、清洁能源日益重要的当下,罗晓芬不知道,她的“家庭电站”产生的影响力绝不仅仅是用电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