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6月6日发表文章称,
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平均税率将升至47.6%。欧盟此番出手挑起的贸易战,损人不利己,虽然会重击中国光伏产业,但同时也会令欧盟失去数以十万计的就业职位。中国要据理力争,通过协商来解决贸易摩擦。如果欧盟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必须采取反制措施,同时加快启动和扩大国内市场,并开辟欧美之外的出口市场。
欧盟打压中国光伏,成为中欧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摩擦、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这不仅涉及中国光伏企业200多亿欧元的出口,影响中国40万人就业,更将打击清洁能源这一世界新兴产业,危害中国产业战略。对于欧盟来说,其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而欧盟光伏生产商可能新增的就业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光伏产业链所失去就业机会的20%。
欧盟此次损人不利己的做法,背后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考虑。中国近年来在新能源、信息产业等领域发展迅速,这让欧盟感受到了压力。欧盟此番打压中国光伏,是想以此作为进一步对华要价的筹码,在将来的谈判中,针对银行、电信领域的开放向中国更多要价。从服装、玩具到光伏产品,欧盟对华“双反”调查频发,显示欧盟在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更加重视贸易救济措施对内部产业的保护作用。
欧盟数十年来,在国际贸易界有“欧洲堡垒”的称呼,欧盟企业与政府有着借他人“不正当竞争”逃避自身责任的倾向。但贸易保护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欧盟严峻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欧盟不断针对中国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实际上已令中欧贸易走下坡路。如果欧盟继续一意孤行打压中国光伏,中国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欧盟将自食其果。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有必要检讨此前盲目扩张产能、海外市场过度集中、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制造和贸易大国,中国还有包括家电、钢铁、LED等很多产业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价格战加剧的情况。如何避免这些行业重蹈光伏行业的覆辙,值得深思。中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