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浙江光伏企业整体开工率已经从原来的30%提升至50%,其中,产能排名前十位的光伏龙头企业开工率90%。
虽然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一事还没有定论,但国内的光伏产业已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这场早已预料到的危机,中国的光伏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危机面前,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对浙江的光伏企业进行了一番调查。
新兴市场出口订单渐增
“两头在外”的现状,使得国内光伏企业备受市场诟病。但是,欧盟“双反”调查的启动,迫使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太阳能发电系统开发商,拥有800兆瓦/年(1吉瓦=1000兆瓦,1兆瓦=1000千瓦)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与国内许多光伏企业一样,欧盟也是该公司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不过,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重打压之后,正泰太阳能被迫将市场的目光瞄准了发展中国家,意外地取得了成功。
正泰太阳能总裁仇展炜告诉记者,目前,除了主要向欧盟继续保持出口外,日本、美国、印度、东南亚、非洲、中东市场等新兴市场的订单正在逐步增加。虽然欧盟“双反”的最终税率还没确定,但大势已定。市场形势的变化,使得公司已把新兴市场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在经营。
向日葵(300111)也嗅到了来自新兴市场的商机。公司董秘杨旺翔对记者称,今年以来,欧盟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公司对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来自新兴市场的出口订单在明显增长。
浙江光伏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发力不是个案。今年以来,东方日升(300118)、杭州福斯特热熔胶膜有限公司、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虽然出口市场欧盟国家依然是主力,但新兴市场的出口却出现了激增的态势。
记者从杭州海关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浙江省光伏企业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271.4万个,同比减少5.38%,占同期全省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41.3%。对非洲、加拿大和印度分别出口116万个、61.2万个和60.7万个,分别同比增长7.7倍、60.8%和26.3%,占同期全省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17.9%、9.3%和9.2%。
新兴市场崛起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的下降,激发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以世界银行、联合国代表的扶贫组织,每年在发展中国家都有光伏项目的援建计划,电池组件价格的下降,也意味着采购量的增加。
“1瓦晶体硅组件的价格,原来售价约20多元,在去年上半年,还可以卖到7元,但去年下半年突然跳水,如今售价只需要约4元。组件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同样的补贴政策下,投资者的回收周期缩短,所以新兴市场启动比较快。”近年来电池组件的不断走低,让仇展炜记忆犹新。
尚未在新兴市场斩获的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商机。亿晶光电(600537)董秘刘旗党告诉记者,如果从实际订单来说,公司来自新兴市场的销售还没有体现。但是,公司正在积极投入新兴市场的开拓,并且已经与当地的经销商建立起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