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尚未与传统能源兵戎相见,“老态”已现。在中国,光伏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虽然肩负着产业升级的重任,但大多产商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在欧美,一方面,受制于欧美经济的全面回落,光伏业上游产业资本匮乏;另一方面,促使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技术迟迟未能有所突破,光伏业生产成本难以“亲民”化,因此光伏业在欧美形同“鸡肋”。
如此形势,光伏业成为“双反”的重灾区就不难理解。在产业技术无法取得重大突破,欧美大国经济形势未明朗之前——
5月24日,欧盟成员国已经就对华光伏征税建议案投票表决,12天后,欧盟将正式公布初裁结果。
从目前的消息看,初裁结果不容乐观。一方面,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5月22日声明称,由于欧方完全没有表现出通过磋商解决问题的诚意,中欧光伏案首轮谈判破裂。另一方面,从成员国的投票来看,需要有至少14个国家持反对票,该案才有搁浅的可能性,但目前只有英国和瑞典已经明确表达会投反对票,多个成员国最后时刻仍在摇摆,尤其是德国,态度模糊不清。
业内人士称,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将实施制裁几乎已没有悬念,如最终征收47%的惩罚性关税,中企输欧产品将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欧盟政客左右逢源
成员国投票表决对“双反”初裁结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前,中国也希望游说各成员国投出反对票。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就曾公开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贸易摩擦,避免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但从投票当天的表现来看,作为此案申诉者SolarWorld的所在国,德国当天的态度模糊不清。据悉,除了英国和瑞典明确表达会投出反对票外,其他国家均不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投票时间原定于5月15日,后因为多数国家不投票而推迟。欧洲方面的一些专家分析,这些国家都在反复考量,既不想得罪中国,也不想得罪欧委会,所以预计最终一些国家会选择弃权。
但按照欧盟的投票规则,即便是弃权将被视为赞同票处理。因此,要得到14个明确反对票难度不小。
更重要的是,根据欧盟法律,成员国的影响力只有在决定是否发起正式反制措施时才有作用,因此,即使多数成员国投反对票,欧盟委员会仍可启动临时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
这与目前欧盟还未、但即将启动的对华为中兴的双反调查如出一辙。即使没有企业和协会发起诉讼,欧盟还是一意孤行,欲跳过这一传统环节,主动发起独立调查。而这一旦成型,也将是欧盟首次发起的主动调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