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世界”是德国最大的太阳能公司,曾是欧洲光伏产业中的明星企业,但近年来经营状况每况愈下,2007年排名世界第7位,2011年下滑至第20位。2011年,其营业额虽达10.5亿欧元,但亏损额竟达3亿。“太阳能世界”将自己艰难处境的原因归结到中国同行身上,进而借助欧盟官方力量来打击中国竞争对手。
按照欧盟法律,欧委会受理的条件是,控诉方的企业产值必须超过欧盟内该行业产值的25%。为此,“太阳能世界”在欧盟成员国中四处拉拢盟友,2012年7月组建了“欧盟支持太阳能联盟”,凑足了告状所需的市场份额。
2012年7月24日,“欧盟支持太阳能联盟”正式向欧委会递交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立案申请。起诉书说,中国竞争对手拿了政府的廉价融资和财政补贴,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在欧盟市场大量倾销光伏产品,导致欧盟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已损害了欧盟光伏企业的利益。9月6日,古赫特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今年3月,欧委会启动中国光伏产品自动登记制度。欧委会指出,欧盟调查小组掌握的初步证据充分证明:第一,中国光伏企业对欧盟市场实施了倾销行为;第二,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存在种类不同的政府补贴行为,包括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优惠贷款信用额度出口信贷等;第三,中国对欧盟光伏产品出口的倾销与补贴行为已给欧盟相关产业造成了难以修补的损害。
事实真相如何,中国企业有自己的解释。天合光能公司副总裁杨晓忠在布鲁塞尔与记者进行座谈时说,天合光能之所以具有成本优势,技术进步是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获得了426项专利。技术进步使公司光伏产品的能耗物耗显著下降。目前,生产每兆瓦(MW)组件所需电力从2008年的800.7MWH下降到2011年的281.8MWH,耗水量从2008年的8018立方米下降到2011年的2982立方米。
但中方企业代理律师伯努瓦·塞尔韦对记者说,古赫特判断中方是否向欧盟倾销光伏产品的标准是欧盟企业是否受到伤害,至于中国企业的说法和利益并非他考虑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