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自然地走进公众视线,这亦成为各国战略型的发展议题。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更成为各国进行能源革命的上乘之选。
2002年,欧盟通过了建筑能效法令,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减少用于取暖、空调、热水和照明等方面的建筑能耗。其中,德国还提出了市场激励计划,对太阳能利用执行大规模补贴政策。
2001年4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实施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强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量中占一定的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可获得可再生能源证书,并通过证书的交易获得补贴。根据该目标的要求,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量中的比例增加至2%,可再生能源达到9500GWh,占电力消费量10%。
2012年11月26日,全世界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启动了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大会,审议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此次会议的首要议程是,启动《京都议定书》的后续承诺期。《京都议定书》是全世界唯一具有约束力的减排协议,这意味着,太阳能将在这一轮减排中担当决定性角色。
中国已在行动
如何从源头上治理空气污染,虽千头万绪,但中国政府已经在付诸行动。治理方向在灰霾之中更加清晰――中国粗放的生产资源消耗方式已不可持续,节约能源除了技术改造以外,更要通过改变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来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全国有望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节煤4.8亿吨,其中光热行业节煤占可再生能源10%。而该项政策也主要是推进节能产品的应用。
业内专家表示,仅就太阳能热水器而言,按1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煤0.12吨、一台太阳能2平方米计算,1000万台太阳能可节约240万吨标准煤。
2012年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鼓励自给式太阳能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265亿元包含热水器在内的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均点名鼓励发展太阳能产品,预示着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