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江苏阳光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将“断腕”多晶硅产业。
不久前,基于国内多晶硅的发展困境,中央政府频频出台利好消息欲拯救光伏行业于水火之中,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能源会议上,就确定2013年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兆瓦,并重申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表面上,国内光伏产业似乎将要度过“寒冬”,迎来盼望已久的“春天”。那么,江苏阳光集团为何会在看起来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果断地做出“断腕”决定呢?
其实,江苏阳光集团并不是第一家“断腕”多晶硅产业的企业,早在1月中旬,航天机电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转让持有的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0%的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评估后的中环光伏净资产的20%。据了解,2009年之前,我国光伏行业相关产品99%都出口海外,国内市场基本无销售,虽然在当年夏天,国家能源局启动了甘肃敦煌10兆瓦示范工程,但由于很多政策无法落地,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导致光伏电站的建设陷于停滞状态。目前,光伏上游的多晶硅企业已经有80%都处于停产和倒闭状态,接下来将向下游的电池、组件蔓延。
包括江苏阳光集团在内的很多企业,在投资光伏电站时做的预算是8年或10年回收成本,内部收益率在10%左右,但因为种种因素,一个电站的投资回收期目前是遥遥无期,内部收益率普遍在2%左右。正因为光伏电站的开发收益的不稳定和无法预期,导致银行对光伏电站项目的贷款基本处于暂停状态,从去年以来,行业里几乎已经没有公司能从银行融资来做光伏电站,只能靠公司自己的资金投资建设,但因为补贴的发放不到位,很多企业都已经不敢再建造光伏电站,都处于观望状态。
江苏阳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终端安装市场的无力导致光伏企业的销售难以打开局面,诸如尚德电力、英利集团等巨头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也将整个行业的利润越降越低。目前,光伏上游的多晶硅企业已经有80%都处于停产和倒闭状态,接下来将向下游的电池、组件蔓延,一些国内上市公司若再不及时剥离亏损的光伏业务,就会更加血本无归。
目前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达40~50兆瓦,10兆瓦的国内安装量无异于杯水车薪,业内人士分析,2012年是光伏市场挣扎求生的一年,而2013年将是倒闭和大动荡的一年。随着今年五六月份欧盟的“双反”结果的出台,大部分光伏企业都面临生死劫,今年上半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离开这个行业。由此看来,江苏阳光集团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断腕”多晶硅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