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一:商业模式为零,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中国投资光伏电站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基本上没有一家光伏企业是想通过出售发电量来获得投资回报,也就说商业模式没有形成。对于任何的光伏电站,光伏企业无法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操作,因为市场化需要的是成熟的商业模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稳定的投资回报率。纵观中国光伏行业现状,补贴政策随时调整,电网企业虽并网但未必就允许电站满负荷发电,政府承诺的补贴金额迟迟不能发放到位,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光伏电站不可能存在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所以民营资本是不会进入的,即便进入的企业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或是通过建设光伏电站来消化自身产能,或是直奔国家一次性补贴而来,总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亏得起的国企、央企以及公关能力强的少量企业仍是中国光伏电站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借助于政策东风继续从新能源行业捞取国家好处,却很难真正发挥关键所用。
只要商业模式不畅通,光伏电站就永无大面积应用之日,这是任何行业的规律。中国政府对光伏电站的扶持正在陷入一个无底洞,即大量电站可能拔地而起,政府却陷入了补贴难的境地,因为补贴数额过于庞大,这种救济无异于饮鸩止渴。光伏行业体现出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典型弊端,换言之,在灾难没来之前,政府没有从长远考虑去制止某种不正之风的存在,因为利益群体被捆绑在一起,反而等到行业哀鸿遍野之时,各路专家才开始出来讲话,成为了从业人员心中真正的“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