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2可知,海外上市光伏企业今年前三个季度的亏损程度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其2011年全年的亏损额度,可见光伏产品的价格下跌速度之快,这些企业出货量虽没有大的明显波动,但盈利能力却再次滑落。表1和表2截然相反的境况表明,至少在目前,光伏一线企业缺乏竞争力,销售量看涨反而起到负面作用,逐渐拖垮昔日的光伏明星。
光伏企业需要意识到亏损的根源是产品售价过低,如果仍是一味的注重出货量而花钱赚吆喝,则2013年所有的光伏企业不管规模多大,不管与地方政府捆绑多深都会死掉,因为没有一个政府能持续容忍这种现状,而一旦离开政府的救济,企业立刻就会死掉。所以行业谈装机量没有实质意义,更加需要谈的是如何强力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之后保持多少合理的产品售价才是科学合理的,才能让企业重新自给自足。
目前,很多光伏企业的领导层存在一个完全错误、颠倒的逻辑,即认为通过市场的启动来带动企业的复苏,这纯碎属于异想天开。纵观360行,没有哪个行业在企业一片病态之时,能够迎来跨越式发展,都是企业有利可图从而带动资本的进入,进而引爆一个行业。之前的光伏行业的确是引进了资本,但引进的资本进入了制造环节,应用环节的资本却相当少,民营资本在观望,国有资本在试水。中国虽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缺少民营资本的市场就缺乏活力,也就永远不可能有活跃的可能性。换言之,企业能否存活在于产品价格何时改观,行业能否存活则在于政策能否为企业带来定心丸,从而通过民间资本的进入来开拓终端市场崭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