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2011年是光伏产业的转折年。随着德国、意大利削减光伏发电补贴,从5月份开始,多晶硅价格急剧下降,从每吨70万元迅速下降到21万~25万元,跌幅近70%。产能过剩的恶果开始显现,光伏行业产能与需求比已经从2010年的41∶16.7上升到当时的63∶21。
再加上美国、欧洲开始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对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这无异于致命一击。
一方面是早已远远过剩的产能,另一方面是日益萎缩的出口市场和接踵而至的贸易大棒。截至2012年12月,光伏组件的价格从2008年以前的每瓦3.8美元降至目前的每瓦0.6美元。
中国的光伏产业一片狼藉。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近些年因盲目扩张所带来的难题,必须有一个消化过程,即便有国家的扶持政策,许多企业也难免被淘汰出局,我国光伏业走出困境还需时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达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