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太阳能“兵团”
其实,令赵玉文担忧的这个问题,中科院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解决。
“我国太阳电池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无序竞争现象较普遍,还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李灿说,“另一方面,当时中科院太阳能科学利用相关的研究分散在数十个研究所,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许多工作处于低水平重复和自相竞争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初,中科院启动实施了“太阳能行动计划”。这个横跨多个学科、涉及34家研究所的计划,通过建立太阳电池、太阳能发电等5个研究中心,在光伏、光热、光生物、光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前瞻性部署。
兵团作战实现了快速推进。3年来,该计划在前沿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诸多重要进展,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还实现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突破,3年共授权专利119项。此外,北京延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等系统应用与示范项目也已初显成效。
目前,参与“太阳能行动计划”的研究所中已有19个将相关工作写入“十二五”规划。
不过,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认为,研究成果对产业和科技显现出突出贡献还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中科院有义务担负起重担,充分了解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把握好太阳能利用领域的发展重点和组织方式,帮助相关产业尽快度过‘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