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主席李俊峰认为,由于我国缺少可调度的灵活电源,这也成为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入网建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因此分布式能源在短期内不会成为主力电源,而只是一个补充。
李俊峰说,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灵活电源占整个电源的比例可达到85%以上,其他发达国家也大多可以达到50%以上,所以它们有足够的条件可以吸纳可再生能源发电。而我国的灵活电源比例不到10%,这就加大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入网的难度。
因此,在现阶段光伏电价政策还不持续以及并网难的情况下,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发展也有许多担忧。
“我们不能指望没有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就把中国市场当成了‘救命稻草’,这也是不合理的,应该用相对长远的眼光看中国市场的成长,因为任何市场发展太快了都是不成熟、有害处的,包括中国市场。”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对记者表示,中国市场短期是没办法取代欧美市场的,因为中国市场培育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
因此,陈康平认为企业仍然不能放弃欧美市场。他介绍,虽然美国的“双反”已经确立,但多数企业会在太阳能电池产品上寻求台湾代工。而欧洲市场方面,他认为欧洲会理性处理,如果“双反”成立,不仅会增加中国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欧洲的使用成本。
“欧洲市场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完全对中国关闭,因为欧洲要培育中国以外的市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陈康平乐观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