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直观的反应也紧随而来。11月14日,赛维宣布与欧洲的光伏客户终止长期供应太阳能晶片的协议。这个在2008年签署的供应协议,原本长达10年,却在运行仅4年后中止。尽管赛维因此可获3700万美元补偿,但协议中止意味着赛维在欧洲市场的重挫已然开始。
据中国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谢晨介绍,目前中国光伏产业90%的市场在国外,其中销往欧洲的占60%,其余30%销往美国和其他地区。因此,欧美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实行“双反”限制,国内光伏行业将面临巨大损失。
根据美国投资银行Maxim Group报告称,在中国最大的10家太阳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到175亿美元,表明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类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同比增长了21.05%;而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公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政府救助
面对深陷亏损的现状,地方政府开始出手。最近赛维“国有化”就是地方政府救赎光伏企业的典型。
这家危机重重的美股上市公司曾是国内光伏龙头,自今年上半年曝出资金危机,一度被认为“极有可能破产”。而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在今年10月,自“神秘的”7亿投资被不断明朗化后,一股由央企为首的强劲资本不断入驻赛维,业内称此事件为赛维“被国有化”。
国有化的第一步是人事调整。11月5日,赛维宣布创始人彭小峰辞任CEO一职,由佟兴雪接任,彭小峰仍为赛维LDK的董事会主席。与此同时,有着江西省新余市国资背景的5名新成员进入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