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并非新话题,但在当今的中国、当今的世界,这或许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27日在日内瓦举办了为期一天的第五届日内瓦高层中国论坛,主题为“转型中国之国际政治经济”。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研究员雷吉娜·阿布拉米在论坛上所说的,“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中国的挑战就是世界的挑战”。论坛上,中外专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紧密围绕中国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转型这一问题,讨论转型对中国自身及世界的影响。
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与会的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认为,过去20多年,经济全球化实际是以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为模板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复制,这种发展模式的扩张已达到极限,导致全球性资源紧缺,引发劳动力资源供求失衡、化石能源价格持续上升、气候与环境对增长的承受力达到极限等不利局面出现。
在前一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是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经济和贸易高速发展的典范,在此过程中中国却付出沉重的环境与社会代价。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主任吴岚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能源和水资源问题,她指出,中国水资源紧张,采煤业每年却消耗了全国用水量的两成,水的污染与消耗是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主任刘开明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城务工人员对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特别是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他们中的一些人长期受低工资、超时劳动、恶劣工作条件等问题困扰。如何进一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从辛勤诚实的劳动中获得自身发展,也是全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强调,转型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经济增长放缓在所难免,资源环境的约束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执行院长巫和懋教授同样认为,中国经济如能保持以每年7%到8%的速度稳健增长,将有利于经济顺利实现转型。
“绿色”经济将成就中国经济转型
过去十年,中国已迅速构建起一个雄心勃勃、综合全面的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在改变中国的生态环境,还使得中国经济出现基础性结构调整。
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唐纳德·刘易斯说,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无处不在的“绿色”革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就涵盖了绿色经济和创新项目。
中国企业早已认识到不能延续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工业革命增长模式,不少企业已投身新能源产业和“绿色”经济。即使在全新领域,它们对自身发展仍充满冷静认识。中国太阳能光伏板生产领军企业、晶澳太阳能公司首席执行官方朋说,太阳能产业处于产业市场发展早期阶段,中国抢占了这个产业的全球发展先机,中国企业、企业家应避免产业过速、过缓发展,更要避免无序竞争,在这个阶段中力争把握成长机会,让太阳能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有力推动力量。
世界对中国经济转型充满期待
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实现自身调整、经济转型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王新奎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和贸易规模来看,中国这一调整过程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他预计,中国将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区域和全球经济贸易协调,在完成自身战略性调整的同时,为全球经济繁荣继续作出贡献。
一个努力实现经济转型的中国应有怎样的面貌?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说,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改革金融体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在继续为境外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造福当地民众。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表示,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依存,不仅中国经济需要转型,世界经济也需要转型,期待中国经济转型能成功,这将有利于全球经济克服和摆脱目前的经济危机。
过去几十年,企业、非政府组织、学界和媒体逐渐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政商研究中心主任斯科特·肯尼迪注意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如华为、中兴、中国电信等,正在涉足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及各种电信行业协议。
他认为,以这些企业为代表的中国“非政府行为者”并未在全球治理中缺席,只是并不多见。考虑到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中国在这一领域有限的行动令人吃惊。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中国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有强烈的兴趣学习国际规则,并使用甚至改变这些规则。若中国企业和其他利益攸关方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将从全球治理“游戏规则”的参与者成为规则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