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位置决定命运
尽管全行业遇冷,但光伏产业上中下游存在不一样的生存状况。
今年4月以来,受累宏观经济低迷和反倾销案,多晶硅原材料价格跌到了谷底,曾卖到数百美元一公斤的多晶硅现在每公斤只剩下20美元出头。凡是拥有原材料生产线的公司,都面对这持有“无效资产”的困境。
但这却为产业链的中间端带来了生机。
新价值基金经理罗伟广向记者解释,他重仓进入阳光能源和乐凯胶片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处于光伏产业的中游链条上。
他进一步解释,阳光电源主要是做太阳能配套建设的,而乐凯胶片是做薄膜,他们的上游都是多晶硅这些原料,原料价格越低,这些公司的成本也就越低,而下游的发电站和中游设备其实并不是影响特别大,电价是国家定的,下游价格和销量不会受太大影响。
罗伟广认为,反倾销立案对于光伏产业的中下游公司是非常利好的。
“一个行业比较差,但总有一个环节受益,我就去买进受益的这些公司。”罗伟广把自己的这一
投资当做“逻辑上的正确理解”。
日信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曾维强则对上述基金的买入作出评价,“还不能说好还是不好,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个"安全边际"的考虑,投资者在中下游链条就受益。”
“当然也有一些机构是被套牢了,出不来。”牟旭东补充道。
他们的说法似乎代表着机构对这个板块的整体判断。
据记者统计发现,凡是以多晶硅业务为主的公司,一般都成为机构抛弃的对象;而在中下游发力的公司,尤其是直接介入电站建设的公司如银星能源、拓日新能、中环股份、中利科技等,则是机构趋之若鹜的宠儿。
事实上,在国外市场的萎靡和受阻之下,政府和企业开始在国内有所动作。这便是这些公司新的机会。
2012年,西北各省逆势掀起光伏终端市场建设的高潮,纷纷推出1GW的奋斗目标。仅甘肃今年的光伏电站上马的产能估计将达到2-3GW。
“如果相关政策到位,整个产业链最赚钱的可能就是电站。”曾维强告诉记者。
从各家公司披露情况来看,中利科技表示将在下半年加码光伏电站,盾安环境电站有望建成,拓日新能在新疆投建200MW光伏并网电站,航天机电也发布公告拟16亿元建电站。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