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保利协鑫交付上半年经营答卷——旗下多晶硅产量增长109.8%、销量达去年5倍,多晶硅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4.5%,硅片加工成本下降 41%,但毛利率却大跌24.3%,亏损额为3.3亿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35亿港元。
这是保利协鑫进入多晶硅业务以来的首次亏损,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供应商,一家产量占全国需求的60%,近两年蝉联光伏企业“最赚钱的公司”。而今的半年报表现,则成为目前中国光伏企业遭受恶劣市场环境侵蚀的一个样本。
全盘亏损 在保利协鑫的分析师会议上,来自花旗、高盛、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表达的不是愤怒和惊讶,而是忧虑和疑惑,问题聚焦在政府政策以及前景。
同一时期,赛维 LDK(LDK.NASDAQ)年净亏损额为10.8亿元,负债总额266.76亿元;大全新能源(DQ.NASDAQ)净亏损2080万美元,因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收到纳斯达克警告。英利新能源(YGE.NYSE)连续四个季度报亏,上半年亏损额高达1.4亿美元;尚德电力(STP.NYSE)因5.6亿欧元的银行担保资产“不见了”,推迟中报发布,被MaximGroup分析师给出目标价0美元的卖出评级,去年则亏损10亿美元。
新能源行业数年前狂热投资、资本竞相追逐、多晶硅暴利、首富辈出的神话,早已不复存在。继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之后,2010年,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向日葵(300111)董事长吴建龙,曾接任为胡润能源榜首富。
然而,覆巢之下无完卵。向日葵今年上半年亏损额亦高达1.68亿元,同比减少227.47%。
如今,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状况是——上游多晶硅企业80%停产,下游光伏电池企业连续数季度重亏,几大光伏巨头破产重整传闻不绝于耳,整个光伏行业进入全盘萧条期。 即便如此,保利协鑫在去年“最寒冷的冬天”,仍然全年实现净利润43亿港元,同比增长6.2%。
今年上半年,成为保利协鑫进入多晶硅领域的首度亏损,亏损额为3.3亿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35亿港元。
行业面临的困境,从保利协鑫财报中可以看出。
半年内,中国市场上多晶硅平均售价大跌63%,降至23.2美元/公斤;硅片的平均售价大跌61%,降至0.27美元/瓦,直接拖累保利协鑫的毛利率跌幅达24.3%,为14.3%。
在行业逆势中,保利协鑫多晶硅出货量仍达去年的5倍,硅片出货量亦增加50%,同时,多晶硅制造成本同比减少14.5%,硅片加工成本下降41%,在第二季度分别为18.2美金/公斤和0.125美金/瓦。
由于多晶硅行业是规模经济,原来一些企业声称要投资数百亿元于多晶硅,终于不堪投资重负以及市场萧条,选择停产限产。保利协鑫仍按承诺使公司多晶硅产量同比增加109.8%,硅片产量增加46.5%,分别为2.52万吨和3042兆瓦。“虽然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但是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使业绩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上半年的成绩不是很好。”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向投资人道歉。
下游收紧,传导上游
下游光伏电池企业资金链紧绷的状况,已然传导至上游——这从保利协鑫的应收账款中可以看出。
财报显示,上半年,保利协鑫应收账款高达113.3亿港元,直逼今年上半年的总销售额117.8亿港元。
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向本报记者表示,即便公司产品销量很好,但下游光伏电池商经营状况不好,业绩不振,导致保利协鑫营收贸易款项和其他应收款项,同比大增60.4%。“去年三季度以前,客户都是带着现款来提货的,现在则多数是银行开的承兑汇票,30天、60天、90天不等”,舒桦介绍,上半年,客户对账期的要求加大,账期拖长在半个月左右,多数客户选择杠杆操作,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
这种状况,在数年前多晶硅为王的时期,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彼时,多晶硅一度高达400美元/公斤,下游光伏电池商竞相争抢多晶硅原料,签署5至8年长单,并且支付高比例的预付款,是完完全全的买方市场。
舒桦表示,由于大部分为银行的承兑汇票,因此并无账款回收风险。但企业会在下半年,紧密关注客户的运营情况。“在这样的行情下,客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另外让他满意的是,即便公司扩大了产量,但库存较上年并未增加。“这说明我们的销售策略是正确的,销售渠道畅通。”舒桦表示,数倍出货量增加,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扩大。
本报获悉,上半年,在美、韩、欧盟向中国倾销廉价多晶硅的时候,一些国外企业仍执行每公斤多晶硅35~40美元/公斤的长单价格。为了在逆势中抢占市场,保利协鑫对国内下游企业则采用随行就市的价格调节机制,只卖20~25美元/公斤。
即便协鑫的成本最低,出货量也显著增长,但也对利润产生了影响,并且,为此展开的营销活动,使公司的销售开支增加107%。
本报采访获悉,直接对下游光伏电池企业造成重创的,除了市场萧条外,也来自于原料的暴跌、国外多晶硅的倾销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以尚德电力为例,去年7月,尚德电力以2.12亿美元的违约金,终止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的10年多晶硅采购合同。知情人士透露,因与MEMC的长单价在60美元左右,所以尚德不惜支付巨额违约金以摆脱,转而与韩国厂商签署35至40美元左右单价的合同。不想,去年底,市场价再度跌破30美元。
多晶硅市场价格在国外巨头的廉价倾销下,持续暴跌。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多晶硅累计进口量达到4.8万吨,同比增长35.1%。进口平均价格再创新低,跌至25.55美元/公斤,较2011年全年平均价格下滑53.4%。“我们本可以维持原来的长单合同价,但我们不能只顾一时业绩,而是要抱团取暖,要培育市场,因此,协鑫主动和客户协商采用随行就市的价格策略,以和客户一起渡过难关。”舒桦对本报表示,除了价格支持以外,付款账期也是重要的考虑。
8月,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高达1110亿元,高负债正使一批光伏企业处于破产边缘。
模式危机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向本报指出,传统太阳能电池业营运模式出了问题,是造成产业大灾难的最大原因——初期缺原料,大家疯狂巨资抢原料,后来竞争者越来越多,大家疯狂杀价抢单。没想到了最后,先前签下的高价多晶硅原料,竟成为庞大负担,加上产品快速跌价,市场恶性竞争,整个光伏产业两头遭遇夹击,全面告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乱相频出,不仅负债高企,还深陷担保危局,尚德电力宣布,旗下5.6亿欧元的反担保资产“不见了”;浙江诚兴光伏科技掌门人李飞跳楼自杀。
加上整体经济的萧条、信贷紧缩,这不仅波及到国内的光伏企业,国外老牌巨头也未能幸免。
4月,曾经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德国Q-Cells公司申请破产;5月14日,德国光伏企业Sovello申请破产;7月,美国光伏设备制造商Abound Solar申请破产;8月,德国Centrotherm Photovoltaics申请破产。
随即而来,美国GE公司暂停扩张在美国的薄膜电池厂的产能计划;德国肖特太阳能则关闭了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工厂。
中国台湾地区的同业也是同样遭遇。上半年,台湾地区光伏电池制造商茂迪净亏损高达32亿新台币;台湾新日光能源科技净亏损为21.79亿元新台币。有媒体称,半导体代工大佬台积电曾在金融危机后,入股茂迪,而今则有意淡出。
“大型公用事业企业和能源集团通过结构化撤资计划,以合理调整可再生能源组合,从而处理非战略性业务与资产。”安永能源与环保融资负责人Ben Warren公开表示。 事实上,从各下游企业加大出货量来看,光伏新兴市场的兴起做出了有力支撑。Solarbuzz预计2012年下半年市场需求有17.2GW,全年约30GW,后市并不悲观。
然而,有市场并不意味着企业能赚钱——下游光伏企业因上游价格暴跌,导致成本高企,再为了赢得市场竞相杀价,全部重幅亏损,又将面临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双反”导致的惩罚性关税。
“组件企业开始了大幅杀价,大家竞相报出更低的价格,尽快清理库存,以避免惩罚性关税。”一位光伏下游企业高管告诉本报。
上游多晶硅企业则遭受国外多晶硅的廉价倾销,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中国43家多晶硅企业,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波及行业近500亿元的投资。
中国多晶硅企业向商务部递交的申诉书显示:2011年,美国6.5万吨多晶硅产量,留在国内使用的不足3%,韩国留在国内消费使用的多晶硅几乎为零,但韩国向中国出口多晶硅为2.1万吨,每年倾销保持40%以上的增长。
为此,保利协鑫、赛维LDK、洛阳中硅、大全新能源四家占据中国多晶硅市场80%的企业,联合向商务部申诉,要求对美、韩、欧盟的多晶硅企业“双反”,亦征收对方的惩罚性关税。
行业性拯救 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的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此半年一直在为此事奔波,收集证据,与商务部沟通。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韩的多晶硅展开“双反”立案调查。8月17日,商务部受理对欧盟多晶硅“双反”申诉。
吕锦标向本报表示,“美国、韩国为什么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供给中国光伏企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由此中国上游原料企业活不了,他们还会继续提供低廉的价格吗?”
据他介绍,受制于德美日三国的技术封锁,中国多晶硅企业发展缓慢,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就发起了一轮对中国多晶硅低价倾销,中国多晶硅产业不堪打击,全军溃败,只剩下四川峨眉739厂一家维持每年几十吨的实验性生产。
因此,一直以来,中国多晶硅获取受制于人,90%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
“但在过去5年,随着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中国的多晶硅年产量从两三百吨发展至4.5万吨,原材料自给率从零提高至50%左右,已形成数百亿元级的产值规模。上游的崛起和下游结成稳定的供应关系,使得多晶硅价格从最高时期的每公斤400美元,回落到每公斤30美元左右”,吕锦标指出,国外的多晶硅倾销,把中国的上游企业做死了,价格话语权就再度回到外方手中。
与此同时,下游企业也在紧张的备战之中。
8月28日,尚德电力、天合光能等多家光伏企业联名向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出恳求信,恳请江苏省委、省政府尽快向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尽最大努力争取阻止欧盟反倾销立案,以避免太阳能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明显还尚未‘成年’,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但明显的引导政策长期缺位,而地方又‘过度溺爱’。合理健康的发展方式才是我国光伏产业最需要的。”
8月16日,保利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在国家能源局召开座谈会提出,“希望通过规范有序的终端应用市场的建立,来健康、有序、有质量地推动中国光伏产业的协调发展”。
“具体体现在,整体规划、法规建设、市场规范、行业标准、进入门槛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不能一味地通过‘低价中标’的方式来进行下一轮更大规模的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否则,对光伏市场健康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性影响”,朱共山在会上表示,应该通过对高转换效率、高质量、大品牌产品的应用激励,使更多具有创新性、行业领先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成为市场的主体。
在此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中国将向德国等先进发达国家学习,未来需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第一能源,光伏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里的装机目标数是一个保底数,上不封顶,实际安装量越大越好”。
刘琦表示,前不久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将在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两大领域扩大国内光伏应用规模。
这显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大规模启动即将到来。“西电东送线路将优先输送可再生能源,中国对目前的太阳能电价再次延长暂时不变。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未来效法美国和欧洲,要求每个省区有强制性的再生能源发展指标和计划,与节能减排任务相结合,同时把分布式能源政策落实到位、补贴到位、抓好示范项目。”刘琦介绍。
据透露,相关部门接下来将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进一步对国家太阳能资源市场做出规划、对各省区市指定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标、大力推进分布式能源项目投资、同步推进电网规划,制定并网政策的标准,推动光伏发电的消纳工作等措施。“对于下半年的市场状况,保利协鑫认为,光伏项目发展商在获取所需资金方面仍面临挑战,原因是经济不明朗,因此,预计全年全球光伏需求将小幅增长至约30GW,其中,欧洲需求将保持稳定,而新兴市场如中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澳洲及巴西则将继续增长。”舒桦表示。
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亦在分析师会议上透露,2013年,保利协鑫的多晶硅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跌,“将低于18美元”。至于“双反”带来的政策风险,朱共山认为,中国政府将很快会有结论。
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希望对话协商解决包括光伏在内的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