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势力
2012年7月底,由数十家欧洲太阳能企业组成的EU ProSun联盟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提起申诉,指责中国太阳能企业倾销产品。除了美国政府已经宣布的临时性惩罚关税,中国太阳能企业可能要面临来自欧洲的诸多挑战。
由于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也是中国太阳能供应链最重要的市场,欧盟潜在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力非常大。
2011年,中国太阳能组件出口额达到35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比超过60%。这就意味着,如果调查开始,并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那么60%的中国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友好的”敌人
支持美欧反倾销调查的太阳能企业指责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价格竞争。然而,作为对欧洲指责的回应,中国商务部采取了温柔的方式,解释称中国太阳能企业的报价与竞争力和倾销毫无关系,主要原因是产品成本的下降,如多晶硅。但是,中国大部分原材料、设备和技术都从欧美国家进口。中国认为,双方应该坐下来讨论该事宜,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虽然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裁决公布前,中国商务部对欧美进行了善意的呼吁,但是中国政府最终还是采取了业内的建议,开始对美韩多晶硅企业进行调查。此举被认为是对其他国家的一种警告。
中国太阳能供应链回应称,如果欧盟委员会同意展开反倾销调查,中国将针对欧洲设备和奢饰品采取报复措施。另外,据中国太阳能企业透露,欧洲多晶硅企业也可能被调查是否存在倾销行为。
业内人士表示,避免贸易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中国太阳能企业希望双方政府能够讨论避免此类调查。
光伏“秀”
各国政府采取的保护主义举措或许掺杂了很多政治因素。
在主要市场削减补贴之际,中国政府任由国内太阳能供应商扩大产能,导致供过于求。尽管拥有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供应链,但是多数投资都付诸东流,特别是中国80%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另外,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使得中国太阳能企业成为其他市场的反倾销调查目标。
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被认为是执行党采取的政治手段之一,目的是为了赢得11月的总统大选。
通过公开支持欧洲进行反倾销调查,德国被认为有意转移民众视线,原因是4月1日实施的补贴削减导致国内需求萎缩。
保护主义举措可能在短期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在贸易战中没有真正的赢家。为了太阳能产业能够继续存活下去,也为了节省能源,各国政府或许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