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光伏等新能源行业贸易摩擦加剧。在13-14日举行的第六界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多位行业官员和专家建议,国际性行业要进行国际化布局,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但投资海外需熟悉规则,充分防范投资风险。
分析认为,光伏行业“两头在外”是贸易摩擦冲击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长期来看,实现国内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稳步发展,在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同时,需大力开发国内市场。
贸易摩擦加剧新能源竞争
最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的贸易形势严峻,贸易摩擦呈现数量多、金额大、频率密集的态势。在新能源领域,2010年美国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同年向WTO起诉我国补贴风电;2011年美国商务部对从我国进口的多晶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又对我国风电塔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分析认为,贸易摩擦加剧的背后是新能源海外需求下降、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白热化。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新能源行业发展形势严峻,尤其是多晶硅和风电设备子行业。
2011 年以来,光伏上游的多晶硅、电池片价格持续暴跌,国内很多企业停产。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王勃华认为,光伏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而价格空间的挖掘还将趋向深入,“由于产能远大于需求、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原因,预计今年降低成本的压力可能将从去年的主产业链,如硅料、硅片和电池片等环节,传导至设备和辅料甚至系统集成环节。”
风电行业竞争也很激烈。风电技术门槛提高、制造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资金压力较大严重削弱了风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第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020年达到2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1500万千瓦,“风电整机制造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目前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仅金风、华锐、联合动力3家企业2011年产量就超过900万千瓦,其他50多家要竞争另一个600万千瓦。”
可以预见,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欧美将注意力转向保护本国新能源等战略产业,我国新能源企业将遭遇更多的贸易摩擦。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建议,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内新能源企业一方面需提高贸易摩擦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通过国际化布局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减少产业的对外依存度。
国际性行业应进行国际化布局
分析认为,像新能源这样的国际性行业应进行国际化布局,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
一是海外市场多元化。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干事长阿丹•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场在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单一的欧美市场,随着新兴国家的迅速跟进,市场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寻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可以成为中国光伏业应对“双反”的重要措施。
二是借助专业机构降低投资风险。专家们建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需借助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银行等专业机构,熟悉投资地的政策、法律环境和规则,并利用和影响规则,降低投资风险。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贾安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常常通过熟人介绍代理律师,有些甚至是竞争对手推荐的,这无形中增大了投资风险,“中国企业还不习惯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