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光伏产业各环节一路跌价的低迷行情之下,美国日前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欲征收高达100%的反倾销关税。据了解,武汉光伏企业去年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企业普遍反映,若“双反”裁定成立,将使行业雪上加霜。
“现在企业已经处于半停摆状态”,武汉珈伟太阳能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美国包销商2个月前倒闭,现在我们还有2000万人民币的库存,不知道该往哪里销售。此外,今年光伏市场跌价厉害,去年每瓦2美元,今年才1.6美元,全行业都很困难。”
据了解,美国当地的6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美国相关部门提交申请,要求针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申请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1-8月的进口组件超过4460万片,是2010年全年的1.57倍。预计2011年美国进口中国光伏产品将达200亿美元。而近一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销售的光伏产品价格,却下降了40%。
光伏企业另一个传统地欧洲市场的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现在我们还有1000多万人民币的货在德国的口岸放着,他们已经没有钱来拿货了”,武汉兴隆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天告诉记者:“欧洲可能有3亿元的合同履行不了,全年订单同比下降了一半以上。原因主要是欧债危机,以及欧洲多国政府减少了对太阳能的补贴。如果美国双反案落定,欧洲等市场难免不会有进一步的类似行动。”
针对美国的“双反”大棒,浙江已有数十家光伏企业抱团准备应诉。但武汉市商务局公平贸易处人士告诉记者,武汉企业是否选择应诉,还是要企业自己来算经济账。
“从立案到裁决,中间需要经过9-12个月的调查期,”商务局公平贸易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主要是钢铁、汽车配件等行业遭遇过贸易壁垒,武钢等大企业在应诉方面很有经验。但对于一些出口额并不很大的企业来说,是否应诉还是企业自己决定。因为应诉成本是相当高的,有的企业选择让业内大企业应诉,自己搭‘顺风车’,有的企业宁可转换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在光伏产业一片低迷之下,武汉也有少数企业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降低了出口份额,转而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今年,我们采用的模式是直接跟大项目合作,比如刚落成的国博就是使用我们的太阳能玻璃。与项目对接考验企业的设计能力,但能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见习记者 蔡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