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独家回应尚德破产传言
施正荣近来陷入连串风暴中心。诈捐事件、破产传言,每一个都势大力沉。他就像一个消防员,随时等着警报响起。
“尚德是个明星企业,有过很多光环,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看,这很正常。”10月24日上午,无锡尚德电力控股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前一天晚上刚从美国回来的施正荣,面对面地与本报记者坐在一起,在回答记者“你如何看待"尚德准备在美国纽交所申请破产"”的传言时,他一如既往地神情淡定。
施正荣是10月14日前去美国的,在大洋彼岸的9天时间里,他参加了在达拉斯举行的太阳能展会,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作了关于光伏和太阳能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演讲。
10月14日,施正荣夫妇还应邀参加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好莱坞举办的65岁生日活动。这并非施正荣第一次与克林顿见面,每年9月份,克林顿都会在纽约举办一个“克林顿全球畅想”活动。“我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CEO。”施正荣说。
然而,就在施正荣容光焕发地出席上述活动时,中国的网络上突然冒出了一种说法,并迅速蔓延开来。传言称,“尚德准备向美国纽交所申请破产”。而在此前两个多月时间里,尚德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参赛学校捐赠电池板一事,也被人爆料指称“捐赠品已经被折价变卖,钱款去向不明,尚德公司却获得了中华慈善总会开出的免税发票,享受到了国家的减免税政策”,此事甚至上了中央电视台。经历了两次打击的尚德似乎一下子从巅峰跌入了冰谷,有媒体称:“曾经的中国首富,现在步入了寒冷的冬天。尚德电力令中国的光伏神话破灭。”
尚德的境况引起了无锡市党政高层的关注,受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的委托,10月24日,无锡市副市长谈学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明确表示:“我们对尚德很有信心,我们对其掌门人施正荣充满信心。支持尚德的发展,也是支持无锡的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尚德已经走了10年路,它一定会正确把握目前的形势。”谈学明说。其实今年春节刚过,施正荣就告诉谈学明,“太阳能下半年要准备过冬了,最困难的时期是在今年下半年”。 “这种超前的判断和预见,说明施正荣对这个冬天是有准备的。”谈学明说。而对于尚德终止一个原材料10年订货合约的行为,谈学明认为这是尚德以很小的对价换取长远发展的一个应对措施,是“壮士断腕”,“铲除了一个隐患”。谈学明呼吁,“我们希望社会营造一个很好的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同时也要宽容失败。即使尚德有些问题,我们也要完整地看待。”
尚德的运营帐
记者:前几天,为什么会突然有传言说尚德要破产?
施正荣:我们也觉得莫名其妙。据我所知,当初传言是从一条微博开始的,但几个小时后这条微博又删掉了,所以其动机很难讲。应该是大家都很关心尚德的缘故吧,因为尚德是一家明星企业,很多光环,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看,这很正常。上一次金融危机我们也碰到这样的情况,对此我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那么辉煌,即使是百年老店,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波浪曲折。有人说,施总,你作为一个科学家,能把企业做到200多亿,已经很不错,有些人可能做到50亿元、100亿元就到头了。但我能不能驾驭500亿、1000亿的企业,这要看我的造化,看我有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记者:尚德今年的效益如何?人们对尚德今年的业绩状况仍然有些担心。
施正荣:光伏产品的价格在过去一个季度下降了30%,当然,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二季度我们的会计毛利率19%点几。
在美国,上市公司有两本帐,一本是运营帐,一本是会计帐。中国A股看会计帐,其实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看运营帐最重要,它可以看到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利润状况。会计帐可以对几年前的投资亏损进行财务处理,但它对企业现在的现金流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个钱我几年前就已经花掉了,但媒体和普通老百姓对这些并不了解。像我们企业去年仅4季度一个季度就盈利3亿多美元,但其实我的运营盈利仅6000多万美金,2亿多美金是投资。
今年二季度我们运营的毛利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我们终止了与美国MEMC公司的一个10年期原材料买卖合同。2006年我们与它签合同的时候,原材料的价格比市场便宜20%-30%,但后来我们看到原材料的趋势在往下走,如果我们把这份合同执行下去,要比现货价亏损4个多亿美金。于是我们与MEMC公司商量停止执行合同,我们给它一些补偿。由于我们5年前已经预付款5700万美金,对方同意我们再付6000多万美金就结束合同。总计我们要付出1.1亿美金,但可以节省4亿美金。
其实,今后几年我们要付给MEMC公司的就是6700万美金。但是我们在会计帐上记的是2.2亿美金,这其中1.1亿美金是因为MEMC对我们公司的股票有优先购买权,持股数量可以到达50%,虽然它当初买了很少,后来股价往下走,它也没有增持,但在财务处理上,我们必须要报损1个多亿美金。但这并不是实际损失,我也不用付给它钱。这是今年二季度的财务处理,实际上我们是甩掉了一个包袱。我们经营层面还是盈利的。
分散风险
记者:尚德在美国工厂的经营情况如何?
施正荣:三班运转,来不及生产。它2010年10月投产,之前筹建了10个月。一周之前,他们还搞了成立一周年的庆祝活动。目前销售情况不错,但产品从投产至今,价格已下降30%多。
记者:近几年,光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据说全国已有十多万家光伏企业,产能严重过剩。但目前全国累计安装的光伏系统所发的电,不到中国总发电量的千分之一,如何解释这种看似矛盾的状况?
施正荣:我2001年回国创建尚德,当时我们认为国内没有市场,市场主要在国外,以出口为主,所以包括产品的认证、质量、生产技术等等,都是按
照领先国内的国际性水平来做的。从2002年底投产后,我们每年几乎90%以上的产品出口。尚德开辟了一点蓝海,中国一些企业于是跟风,不管原来做什么的都进来,他们也把产品卖到欧洲,这使一部分早期的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尚德2005年上市以后,财富效应更不得了,再加上政府推波助澜,举国上下,都要建产业园。但在欧美、西方国家,太阳能现在还是一个靠政府补贴的市场;中国现在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哪来工厂?这句话我在过去5年不知讲了多少遍,但听进去的人可能不多,这就造成你所问我的问题:为什么一方面中国市场这么大,另外还过剩。所以我们一再呼吁,中国不能仅仅发展产业,还要发展市场。
3年之前,我带头提出,要给这个行业定一个成本目标,尽快实现一元钱一度电的电价。国内这个市场应该尽快启动,要健康发展,要让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有利可图才行。现在国内什么状况呢?尽管有市场,但价格压得很低,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做的太阳能电站,还不能及时付账,要让我们很多企业来当银行,应收账款要达几亿元人民币。
记者:现在美国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对你有什么影响?
施正荣:不但对我有影响,而且对中国整个光伏产业都有影响,所以我们要积极应诉。首先中国政府层面要对反补贴进行应诉,然后每一家企业要对反倾销进行应诉,目前几家企业都在准备。我们已经聘请了很好的律师,同时我们公司组织了团队,也有很专业的咨询师,一起来积极应对。这次反倾销对每一个企业的税率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是零税,税率越低越好,这样能保证我们企业正常运营。目前它对我们企业还没有实质性影响,要到12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办公室才确定要不要立案。如果立案,每个公司就要去应诉,应诉大约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再判定。
记者:很多企业都上中下游产业链打通了做,你为什么只做中间一块,不做上游?
施正荣:不做上游的原因是我研究了其它产业的经验教训,比如半导体行业的IBM、摩托罗拉,他们原来都是垂直一体化,后来都专业化了。也许一个产业的初期,一体化是有道理的,但随着规模做大,市场成熟,垂直一体化就慢慢地失去了它的优势了。一个企业不可能一直赚钱,过去2-3年,尚德的毛利水平一直稳定在在20%至25%之间,不像有些企业大起大落,这与我们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有关系。人家毛利率30%多的时候我也眼红啊,但反过来看,现在人家有包袱,我没有包袱。
记者:我听到一种说法,说尚德近几年在国内外大规模投资,步子太快,战线拉得太长。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施正荣:投资不可能每一项都成功,可能也有失误。这几年,我们投资的工厂为什么没有建在无锡一个地方?有时也考虑到分散风险。下一步,我们准备到西部去发展,那里有充足的电力资源,而且价格便宜。2005年我们上市,2006年我们就去洛阳建了工厂,就建了200多兆,也没有再扩大,搞得井井有条。工厂越小越好管,以后都是这样一个模板,一个城市搞一个工厂;或者无锡搞5个工厂,但都是小工厂。工厂越大越难管,而且有很大的风险。迄今我们投资的地方有上海、无锡、洛阳、镇江,国内就这么几个地方;国外就是美国有一个工厂,日本我们收购了一家企业。这个产业变化很大、很快,而且在前两年,路真的看不太清,那时我一天到晚在想,这个产业将来会怎么发展?这几年我在尚德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给企业创造一点灵活性,如果企业做得很死板,一旦判断失误,转身都来不及。我预先放一个棋子,也不大,如果这个棋下对了,我容易转过去,不至于从头开始。
做慈善需要专业性
记者:最近,尚德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参加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的学校捐赠电池板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但你们却一直沉默不语,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施正荣:捐赠我是理直气壮的,但为什么当时媒体上沸沸扬扬,我没有想站出来说话呢?第一,我们已经说过了。另外,报料人不是一下子报,今天搞一点,明天搞一点,搞了一个月,我去跟他打一个月口水仗?我降了我身份!(提高了声音)我是做慈善的,我又不是骗子,我是6000多万真金白银拿出去的,我要骗国家六七百万的税?逻辑都不成立。尚德没有做亏心事,我们没有必要去打口水仗,没有必要狡辩,我是做的好事,社会自有公理。
我所有的东西都捐出去了,我们捐的产品都有证可查。我是为了支持教育事业,培养下一代。诚然,通过报料,我们也了解到,在整个捐赠过程中,我们监管不够到位,慈善做得不够专业,但这不仅仅是我们尚德,中国所有做慈善的人都缺乏专业性。因为做慈善的人都有一个心态:我做好事,我把钱捐出去了。但怎么样把慈善做到位,还是需要一些专业性,就像做企业一样。尚德没有做亏心事,我们没有必要去打口水仗,没有必要狡辩,我是做的好事,社会自有公理。
记者:这些产品如果你不捐给学校,可以卖吗?
施正荣:可以啊。我也想,早知道我把产品卖了,我把钱捐给它,什么也不用管。
在这里,我也要帮我夫人说句话。四川汶川地震,我夫人把20万美金的支票送到上海慈善总会,后来知道地震需要电力,她就改为捐赠137万元人民币,并委托北京那家公司购买9套发电产品给汶川地震灾区。137万真金白银,我夫人通过这个公司实实在在捐出去了,爆料人却说成一物两捐,实在混淆视听。